“三旧”改造 白云区要啃硬骨头
(2014-01-25 23:54:49)
标签:
副会长主战场硬骨头村民当属房产 |
财经周评(14-8):“三旧”改造 白云区要啃硬骨头
“三旧”改造 白云区要啃硬骨头
2014年01月24日羊城晚报
□彭澎
广州近日吹响了“三旧”改造的集结号,矛头直指城中村,主战场是白云区。
近几年,广州全面实施“三旧”改造,为亚运和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长期拖延的城中村改造取得了突破。但相较而言,旧厂改造比旧城、旧村改造要容易一些,矛盾最为集中的当属城中村改造。
昨日报载,从2009年三旧改造至今,白云区没有一条村完成改造。相反,却出现了从区、镇街到村官的大量违纪行为,村里的违章建筑也是全市最突出的,由此引发的上访问题也最严重。显然,白云区“三旧”改造不成功,就没有全广州的“三旧”改造成功,也没有“改旧城”的城市提升的实现,更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白云区是广州专业批发市场较多的地区之一,据称,这些市场也影响了街道改造旧村的意向。最近广州提出对专业批发市场全面整治,显示出“三旧”改造系统化推进的趋势。
为什么白云区“三旧”改造推行这么难?据反映,总的来说,一是审批难。集体发展用地项目所走程序十分繁复,让人望而却步,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量违章建筑的出现。而规划、国土、三旧办等部门也有自己的难处,涉及国家的有关规定。显然,不改革是没出路的。二是确权颁证难。长期以来,宅基地不报批、一户一宅不落实、家庭分户没政策、土地流转没章法等矛盾交织在一起,确权颁证才能让农民或改制居民有序参与城市建设。三是组织能力不强。强有力的区级班子和职能部门,团结、有威信、有能力的村集体组织是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条件。广州市应该像扶持猎德村改造一样,拿出一个“猎德模式”的样板来,让示范作用反过来强化组织的力量。四是规划指引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据我了解,白云区已经有了较可行的控规和14个功能片区规划,各镇街的控规也齐备,全区的大致发展方向也与全市123功能布局衔接了,怎么让开发商所代表的市场力量介入,这既要处理好土规、城规和项目规划“三规合一”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政府、村民(村集体)与开发商的关系。
据悉,广州纳入“三旧”改造项目的土地面积约554平方公里,其中城中村有310多平方公里,说明城中村是“三旧”改造的龙头,而白云区又是“牛鼻子”。广州市即将组织开展“三旧”改造调研,白云区应该打好头阵,为实施全市“三旧”改造工作总体方案作出表率和贡献!
(作者为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