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亚运场馆利用面面观

(2013-11-13 10:19:25)
标签:

利润

天都

文艺汇演

管理办法

财经

热焦点评(13-210):广州亚运场馆利用面面观

彭澎接受《信息时报》采访

 

题外话:大型赛事场馆应用总是一大难事,全世界都没有特别好的办法。首先是建设之初就要为日后的应用做好安排,尽量建在学校或社区里,并尽量使维护更加容易低廉;其次是事后的转型,在体育健身之外,可以做文体活动、大型演出、商业运作、市民服务等多种安排;最后,在保持体育健身功能时政府要财政付出。

 

区属场馆冷冷清清挺可惜

2013年11月13日信息时报

  □专题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罗阳辉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罗阳辉 万宇 实习生 严舒贤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亚运会期间,广州共投入使用82个赛事场馆,其中包括12个新建场馆和70个改扩建场馆。不过,由于一些区属场馆出现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广州在“后亚运时期”竟遭遇“区属场馆门可罗雀、市属场馆门庭若市”的尴尬。

  2011年6月28日,广州市制定了《广州亚运场馆赛后利用总体方案》,针对不同场馆的特色,制定“一场一馆一方案”,试图盘活亚运会赛事场馆。三年过去了,这些亚运场馆怎么样了呢?近日,信息时报记者走访发现,区属场馆已开始对外开放,但开放时间和区域有限。同时,区属场馆“效仿”市属场馆采用多元化经营,但人气终究不够。比如,亚运城综合体育馆欲委托运营20年,却因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昨日宣告招标失败。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欲委托运营20年但招标失败

  广州亚运结束后,亚运城不少场馆比较冷清,几乎所有非市属场馆仍未制定合适的规划方案,一些区属场馆因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导致场馆大部分被闲置。3年过去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亚运城综合体育馆羽毛球馆已对外开放,目前也开始承接商业活动。

  只对外开放打羽毛球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包括体操馆、台球馆、壁球馆及广州亚运历史博物馆。11月8日,记者现场看到,这些室内场馆大多都不对外开放,而体育馆西侧广场(哨子广场)虽然有对外开放,但非常冷清。

  记者发现,哨子广场内有一块电子屏幕显示订场热线和通知:因11月11日至21日本场馆有大型项目活动,需要布置场地,暂停场地预订。记者拨打热线咨询,对方称,目前只开放一个场馆供市民打羽毛球,周一至周五上午9时到11时,免费开放;周一至周五的上午11时到下午6时,以及周六周日,每小时收费45元。

  据了解,亚运城媒体村和运动员村已成为居民区,入住率超过50%,居民的锻炼需求越来越强烈。在亚运城住了一年的李先生说,体育馆开放得实在太有限了,“这么新的体育馆,却不能进去打篮球,真是个笑话。”

  管理有难度不敢接活动

  记者获悉,经过3年的发展,亚运城综合体育馆也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利用空闲的场馆承接一些商业活动。

  体育馆管理处一名王姓工作人员称,从去年开始,他们已经在承接活动,比如新车发布等,但都是封闭式,前来参加活动的人都是主办方邀请。如果举办车展,还要售票,他们不敢接,因为不好管理。该负责人表示,综合体育馆内有一大一小两个连通的场馆,大场馆租金一天6万元,小场馆一天4万元。

  该工作人员称,明年1月的活动订场较火,预订得差不多了,档期很少。但记者在亚运城并未看到公开的大型活动租场热线,对外公布的订场热线也只接受球场的预订。

  每月花11万用于维护

  记者查询获悉,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工程造价和维护成本都不低,该馆招标价格为6亿元,日常维护每月11万元。但亚运会结束后,该馆只举办过市运会的跆拳道比赛、市长杯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以及纪念建党90周年的红歌会等活动。

  为了盘活该体育馆,番禺区体育局委托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对亚运城综合体育馆运营管理服务进行招标,运营管理期限为20年,最高限价人民币3800万元。9月12日,《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运营管理采购项目》在广州财政网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网上发布。

  不过,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昨日发布公告称,“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运营管理采购项目”,因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根据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采购失败。

  南沙体育馆

  充分利用场馆搞多元化经营

  南沙体育馆,人称“功夫海螺”,修建花费4.5亿元,是广州亚运会武术比赛的举办地。“功夫海螺”位于广州地铁金洲站附近。为了充分利用好场馆,南沙体育馆也采用了多元化经营。

  改建少年宫周末上课

  11月8日下午,记者在前往南沙体育馆的路上,看见路砖间已杂草丛生,四周并没有车辆和行人,场馆入口处堆积着几袋杂物。该体育馆东面,除了一个值班的保安外,没有其他人。

  在体育馆110号门,门前停着七八辆车。记者看到,从该门进入的一楼已经被改建成南沙少年宫,但不见有大人和小孩前来。入口处一名保安人员介绍,该少年宫除了周末开设几门课程外,平时几乎没有举办过活动,“这里比较偏僻,来上课的学生也不多。”

  大型活动订场档期满

  在体育馆103号门,入口处场馆开放信息显示,该体育馆开放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活动,开放时间为上午9时至晚上21时。工作人员介绍,羽毛球48元/小时,乒乓球32元/小时,篮球1200元/场。据称,一般在周一到周五下午5时以后,还有周末才有人来运动。

  “这里的订场费比较贵,一般都是机关单位的人来得多。如果要订场,最好在下午5点以前订。”该工作人员称,平时订场的人很多,周末很多人都回广州市区了,订场的人反而少点。

  南沙体育馆官方网站公布了各种活动、业务、商业咨询热线。昨日下午,记者拨打大型活动业务热线咨询,接线员称,租场馆搞活动3.5万元一天,搭台和彩排期间可以优惠点,“最近订的商家比较多,12月20日之前都没有档期了。”

  海心沙亚运公园

  亚运后没体现赛后利用价值

  广州亚运结束后,亚运开、闭幕式场地海心沙成为了海心沙亚运公园,开放的最初两年还需要买门票。直到去年十一前夕,海心沙亚运公园才正式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不过,海心沙并没有体现出赛后利用的价值。

  以向游人开放为主

  上周五上午,记者来到海心沙亚运公园,虽然当天不是周末,但海心沙公园内的游客并不少。记者绕海心沙公园走了一圈,粗略数了下,整个公园差不多有五六十名游客。

  亚运时风光无限的海心沙在后亚运时代的利用并不多,记者翻阅资料发现,亚运后的三年里,仅有2010年张靓颖演唱会、2011~2012海心沙跨年演唱会等屈指可数的几场大型文艺演出在海心沙举行。海心沙公园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平时在海心沙举办的演出和展会并不是很多,公园还是以向游人开放参观为主。

  记者在上周五还发现,平日里基本没有动静的海心沙中央多了四个白色的大球,多名工人在公园中央搭建着一些特别的建筑。一名工作人员称,这里即将举行一个奥迪汽车的展览,这些建筑都是临时性的。

  综合利用方案将出台

  记者从新中轴公司了解到,海心沙目前确实处于一种以游客观光游览为主,演出、展会等活动偏少,且活动的档次和品质都偏低的状态。他坦承,海心沙并没有体现出赛后利用的价值。

  对此,新中轴公司制定了海心沙综合利用的方案,统筹海心沙的赛后利用。该负责人透露,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内部形成了共识,待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后,将对外公布。方案中将有一整套对海心沙进行赛后利用的办法,并将引领海心沙未来的发展。

 

市属亚运场馆活得风生水起 与地理位置有关系

2013年11月13日

天河体育中心每年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汇演数十场。

  与区属场馆相比,广州市属场馆经营得可谓风生水起,甚至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同是亚运场馆,为何市属区属同馆不同命?广州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跟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并将加大对亚运场馆的经费投入,完善相关设施,进行增加购物商场等综合改造,并与交通等部门协调,完善周边的交通等各方面条件,提高亚运场馆的使用率。

  市属亚运场馆

  天河体育中心

  年承接赛事汇演数十场

  天河体育中心作为亚运会足球比赛场馆承担了重要功能。此外,它是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每逢有恒大足球队主场比赛,天河体育中心门口会排起长龙。天河体育中心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配套设施,推行集约经营模式,每年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汇演数十场,年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

  作为天河体育中心的三大馆之一,天河体育馆在没有活动时,羽毛球场地和二层平台长期对市民开放。天河体育馆的羽毛球场地每天都有两个小时的免费开放时间和两个小时的优惠开放时间,其他时间收费为50元每小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体育馆开放时,晚上来打羽毛球的市民很多,几乎每天晚上场地都是满的。“二层平台的人就更多了,很多来踢毽球的人都是有组织的,他们每周有固定的时间来活动。”天河体育馆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广州体育馆

  上半年1号馆几乎每周有活动

  位于白云区的广州体育馆也是亚运场馆之一,亚运期间的乒乓球、排球等比赛在广州体育馆举行。广州体育馆虽然所处地理位置不像天河体育中心那样位于繁华的市中心,但广州体育馆的人气却不输天河体育中心。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广州体育馆举办的活动和天河体育中心一样,多到数不清。

  广州体育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演唱会等活动基本都在1号馆举行,最近活动相对少了些,上半年活动多是,演唱会几乎每周都有。许巍、罗志祥、汪峰、萨拉布莱曼等国内外知名歌手今年相继在广州体育馆举办了个人演唱会,每场演唱会都能吸引大量歌迷前往,甚至衍生了围绕广州体育馆生存的经济圈。

  广州体育馆2号馆有篮球、羽毛球、游泳池等场地对外开放,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每天来锻炼的市民都很多,尤其是游泳馆,平均每天有上百人前来游泳。羽毛球场地在晚上对外开放时,也几乎每天晚上都没有空闲的场地。

  广州棋院

  最具文化味的亚运场馆

  位于越秀区横枝岗路的广州棋院被誉为“最具文化味的亚运场馆”。记者了解到,广州棋院除了定期免费向市民开放以外,还经常和周边一些单位举办友谊赛,免费向老年人协会提供大型场地,用于老年人进行麻将、桥牌等活动。工作人员表示,场地对学生、残疾人士也实行免费。另外,广州棋院还会举行书法、古筝等培训班,营造全方位文化氛围。

  市体育局

  将加大投入

  完善场馆设备

  广州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番禺、南沙等地的相对偏远的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还是人气不够,交通等方面的不便导致去这些体育场馆的市民相对较少,“天河体育中心原来的利用率也不高,现在多旺!”该负责人说。

  “广州的亚运场馆总体开放情况是比较好的,”该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市体育局统计的进场人数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他还透露,为了更好地利用包括亚运场馆在内的广州市的体育场馆,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经通过了《广州市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管理办法》,《办法》对包括亚运场馆在内的广州市的体育设施的开放时间、免费及优惠开放都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该《办法》将具体详细地指导亚运场馆的开放。

  同时,各区市的体育主管部门将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当地的亚运场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服务要求。此外,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还将加大对亚运场馆的经费投入,完善亚运场馆的设备。对亚运体育场馆的改造是综合的,除了体育设施,还包括购物等综合改造,并且与交通等部门协调,完善亚运体育场馆周边的交通等各方面条件,为市民群众提供各方面的便捷服务。

  专家观点

  欧江波:人口聚集后需求会增加

  广州市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欧江波认为,国外由于人口没有中国密集,所以往往采取建临时体育场馆的办法,但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对体育场馆的绝对需求是存在的,可能由于短期内人口聚集达不到而造成短期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短期内这些位置相对偏远的亚运场馆的利用确实不太乐观。但随着人口聚集问题得到解决,亚运场馆的价格和优惠更加灵活,对亚运场馆的需求也会增加。

  彭澎:尝试商业策划来养活场馆

  “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个全世界的难题,”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说。由于亚运场馆的收费不能太高,所以靠开放场馆,通过群众体育来养这些场馆是养不起的。他建议亚运场馆可以进行一些商业化的策划,像北京的水立方和天河体育中心一样,让餐饮等行业进驻体育场馆。并尝试多种经营,通过售卖食品、体育用品等来获得利润。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还将加大对亚运场馆的经费投入,完善亚运场馆的设备。对亚运体育场馆的改造是综合的,除了体育设施,还包括购物等综合改造,并且与交通等部门协调,完善亚运体育场馆周边的交通等各方面条件,为市民群众提供各方面的便捷服务。

  ——广州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