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开的车改与公开的不车改
(2013-09-17 10:24:27)
标签:
背景政协委员部分任何到了杂谈 |
问政风暴(13-129):不公开的车改与公开的不车改
彭澎接受《新快报》采访
题外话:公车改革的三种模式:GPS监控、车身涂字、货币化补贴。我一直认为车补是主方向,但广州天河区不公布车补,甚至认为车补不是“三公”的一部分,这种车改就让人担心了!不公开,怎么知道是不是节约了。没节约,还搞什么车改、车补!不公开的车改与公开的不车改,哪个好一些呢?
天河不公布车补是一大漏洞
2013年9月16日新快报
不配公车改发车补,各街道公车消费预算为“0”;韩志鹏直言——
■新快报记者 罗仕 郭海燕 郑锐
天河区公布了21条街镇“三公”数据,但所有街镇公车消费一栏显示均为“0”。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天河区各街道自12年前起开始试行公车改革,但车补花费在2011年决算和2013年预算中均未显示。对于不同公车经费的车补,众专家皆认为应该纳入公车消费概念,应该公开。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更直言,车补不公布“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1
2013年公车预算显示为0
查阅天河区21条街道2011年三公决算表,可知当年所有街道均显示有公车开支,从6.4万元到15.49万元不等,总额为218.58万元。所有街道对此的解释均为“用于财政拨款的城管执法用车”。
但对比同期公布的2013年预算数据,所有街镇的公车开支数无一例外变为了“0”。对此,不少街道在说明中解释,城管执法队的执勤车辆原来从街道列支预算,但后来上收到区城管执法分局,相关经费改由区财政负责。
也就是说,扣除城管执法车辆,这些年来天河区各街道都没有与公车有关的任何开支?
“2001年车改后,街道都没有了公车,改为车补。2011年的公车消费为街镇管的城管执法用车。”天河区一街道负责人证实道。
2
2001年起试行公车改革
从2001年起,广州在5家单位试行公车改革,其中4家为市属国企,天河区下辖街道办事处是唯一试点的政府机关单位。
据悉,天河区车改的基本方式是,公务用车由货币补贴替代,处级以下的领导干部不予配专车,改发补贴,补贴标准直接与行政级别挂钩。具体补贴标准为:正处级2800元,副处级2000元,正科级650元,副科级550元(均指每月)。
“车补是大包干——给你650块钱,就不管你的用车问题了,油费、停车费、路桥费都需自己搞掂。”天河区一街道正科级公务员称。
新快报记者又向天河区若干街道求证。相关负责人均回应,目前街道已没有公车,所以在公车消费一栏均无记录。外出开会、执勤都要开自己的车,或者坐公交车。
专家说法
车费补贴应该纳入公车消费公开范围
曾参加过省车改方案讨论的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表示,车补应纳入公车消费概念,也属于公开的范围。“丑媳妇也要见公婆”,他说,“要让大家通过晒三公看看车改情况。如果公车消费节省了,是合理的;如果花更多的钱,就是不合理。一方面纵向和街镇以往比,另一方面横向和别的区市街镇比。”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则认为,车补费用的明细公开,能显示出街镇公务员的人员编制情况,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而一直关心三公经费的韩志鹏则直言,车补不公布是一个很大的漏洞。“车补实际上是变相的公车购置和运行经费。车改一直在改,但成效怎么样,需要纳税人检验,不应遮遮掩掩。”他说。
■基层声音
车改12年补贴标准没变
正科级公务员每月自掏近300元
“油价从2.7元/升,涨到了目前的近8元/升。车改12年了,补贴标准却一直未变过。”天河区一街道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天河车改试点实行最初几年,还能略有结余。“但现在油费、停车费飞涨,有时甚至要自己掏腰包补贴。”
而一街道正科级公务员则对新快报记者抱怨,目前他车改补贴标准为650元/月,“加一箱油400多块,就所剩无几了。”他说,每周他的私家车需耗油一箱,“现在出去开会、执行公务,都需要开自己的车,除去上下班,算下来,我每个月要自掏近300元。”
■相关背景
补贴标准与行政级别挂钩
从2001年起,广州在5家单位试行公车改革,其中4家为市属国企,天河区街道办事处是唯一试点的政府机关单位。
天河区车改的基本方式是:减少公务用车,处级以下的领导干部不予配专车,改发补贴。补贴标准直接与行政级别挂钩。
最初,这项改革只在12街镇及天河区财政局、科技园试行,2004年2月以后,两单位退出,车补扩大至21条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