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中村”改造如何解决钉子户问题?

(2013-08-08 09:42:18)
标签:

年份

视频

杨箕

集体

房产

问政风暴(13-97):“城中村”改造如何解决钉子户问题?

彭澎接受中新社采访

 

题外话:“城中村”改造是广州一个老大难问题。从不让开发商介入,到开发商介入为主要模式,最大的问题仍是拆迁补偿,并由此产生了钉子户问题。虽然从“行政强拆”到“司法拆迁”是很大进步,但在杨箕村由于有钉子户不服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并跳楼自杀。这就带来了面对极端情况还要不要执法的问题。

 

视频:杨箕村拆迁僵持三年广州“城中村”改造面临阻力

http://www.gd.chinanews.com    2013年08月06日中国新闻网

 【解说】经过了三年零一个月后,2013年8月2日清晨,广州杨箕村最后两处房屋被拆除,这标志着历时3年的杨箕村动迁工作全部完成。

  【解说】据了解,杨箕村城中村改造于2010年5月正式启动拆迁工作,采用的是整村改造方式。启动拆迁后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村民拆迁签约率和房屋交付率就达到了98%,仅剩18户留守户未签约。直到2013年7月,最后两个留守户李健明、李启忠签订了合同,为耗时三年的杨箕村改造搬迁工作画上了句号。

  【解说】对杨箕村而言,要不要改造从未是个问题,选择怎样的改造模式才是分歧所在。2007年之后,广州开始尝试“城中村”改造新思路——以政府为主导,以村为主体,引入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随着2010年猎德村的改造成功,这种由开发商“出钱”,村集体“出地”的模式成为广州“城中村”改造常用路径。

  【同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彭澎

  广州有118条城中村,那么开先我们是不太想要去改造它,因为它改造的难度太大,而且我们也不想要开放商介入,但是如果说你开发商不介入,政府又拿不出钱来,那么谁来投资建设呢,所以后来我们采取了还是让开发商介入,那么现在介入的模式呢,我们叫一村一策,根据不同村的情况,来做出相应的,是改造还是整治的一种发展思路,但不管怎样可能都面临一个拆迁的问题,一个集体经济补偿的问题。

  【解说】彭澎还表示,城中村现象是我们国家的一种独特形态。国家经济和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多种型态的城中村出现。在模式选择难以统一的同时,改造涉及的违章建筑补偿标准、拆迁安置标准、经济补贴等问题亦将不少村民拉入反对改造行列。

  【同期】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汤国华

  村民,你征收他,他现在就强建,现在建很多房,越建越高,造成以后拆迁的困难。

  【同期】杨箕村 村民

  (现在终于拆成了,你有什么感想)感想呢,他(开发商)现在建他们那些又不建我们的(安置房),很头疼。他们现在建好用来卖的(房子),我们的都还没建。(就是说还要等)都不知道要等多久。

  【解说】在杨箕之后,被列入广州整村改造的“城中村”还有多达50余个。由于村民争议较大,绝大多数村在改造方案环节便停滞不前。广州“城中村”改造的终结计划,也早在去年就将目标年份从2012年延至2020年。

  【同期】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汤国华

  那现在城中村农民都没有土地了,他不能做农业了,他们说他们就是“耕楼”。“耕楼”就是说他只能建房子出租,那加入他光靠租金来生活的话,他可能就养成他不劳动了,很多东西就会丢了,优秀传统丢了。所以我们在城中村改造的时候必须考虑村民今后工作条件,我们可以提供他做什么工作,不能够征了地以后我们就不管他。

  【解说】据悉,原定去年底完成的全广州市52村整体拆除计划,截至目前仅猎德完成。显然,经过了10多年探索、3年多实践推进的广州“城中村”改造的理念和模式,在实际中仍面临重重阻力。

  (方俊豪 聂毅恒 李洁硒 广州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