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13-140):粤东西北增长提速是好事,珠三角势头放缓仍让人担忧
彭澎接受《民营经济报》采访
题外话:粤东西北增长提速是好事,珠三角势头放缓仍让人担忧。目前靠投资拉动,东莞恢复性增长令人舒口气,据称厂房空置减少,主要是出口转向内需。我仍然认为,广东外向型经济不转型就转移,东莞能走出困境是否代表广东也有了一个转机。广东转型升级几年终有收获?上半年仅高出江苏800多亿让人不轻松!
粤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粤西加速 珠三角势头放缓
民营经济报2013-08-02
本报讯 记者曾令俊
实习生黄丹东莞报道:近日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已经相继公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记者发现,珠三角九市的GDP增速明显慢于粤东粤西等地。在外贸贡献度低的情况之下,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各地确保快增长的“救命稻草”。
粤西发展加速
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珠三角九市GDP的增速均有所提高,但与粤西等地相比,这样的数据仍略显暗淡。九市中,只有广州、惠州两市的GDP增速能排进全省前十,江门更是以7.5%的增速排名全省倒数第二位。九市的平均增速为10.1%。
势头最为迅猛的当属粤西地区,阳江、茂名、湛江三市,平均增速达到13.2%,三地均进入全省前十名,其中阳江以16%的增幅排名全省第一。粤东四市以及粤北山区五市上半年GDP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1.5%和10.52%,均超过珠三角九市的平均水平。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务系主任林江告诉《民营经济报》记者,这个增长是很合理,因为珠三角基数比较大,要升一点是不容易的,而且相对来讲它的经济增长模式比较成熟,而粤东等地区基数比较小,相对来说要增加并不难。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刘继森表示,“粤东西北加速是广东省工作的调整,是让广东经济得到一个均衡的发展。以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在珠三角这一块,粤东西北发展比较缓慢,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结构更加的合理,适当的加快粤西等地区的增长速度是正常现象”
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指出,粤西等很多城市还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所有还有差距,这个差距也是一种发展的空间。“政府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需要平衡整个地区发展的差距,促使它们和珠三角的差距缩小,这也是广东发展的一个潜力所在。”
固定资产投资受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地级市在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都将固定资产投资摆在了首要的地位。
以东莞为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22.2亿元,增长17.8%,快于年度目标3.8个百分点,增速为近六年最快。尽管整体形势向好,但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却直言“进度偏慢、开工率偏低”。他说,在133个市重点建设项目中,有48个未完成上半年计划,少数项目进度严重滞后。
刘继森认为,注重固定资产投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这个区域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欠账比较多,可以多投入一点。投资增长只是短期效应,完全依靠办项目投资来拉动增的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这些东西修完了后续的怎么办,靠经济增长质量的话还是要靠启动内需和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最重要的,但是难度也是最大的。”
在彭彭看来,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应该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对于产能比较过剩的行业要引导它走向高端,在扩张方面要谨慎。
林江观察到,有一些城市领导到南美洲等地方去,去开拓市场。“在欧美市场比较沉闷的情况下去,拓展欧美以外的地区的市场,从而使得出口稳定下来,这样出口不至于说拖了珠三角GDP增长的一个后腿。”
刘继森强调,粤东西北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梅州发展旅游业、湛江发展海洋经济,绿色经济,不应该都搞大项目,搞雷同的大项目也不是个办法。“现在广东省有些产业园再向这些区域转移,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话能够可以把这些产业很好的消化,可以利用本地劳动力比较闲置的优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