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澎
彭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922
  • 关注人气:46,9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时工”现象何时休?

(2013-06-10 23:23:40)
标签:

知识

骂名

上流

热点

不一样

杂谈

问政风暴(13-66):“临时工”现象何时休?

彭澎接受《南方日报》采访

 

题外话:我们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用工方式多层次,导致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突出。许多所谓“临时工”实际上是“合同工”,还不说有所谓“借调干部”。但作为执法单位,也用这些“临时工”多少显得有些尴尬。干活时要冲到前面,抵责时也被顶到前面;干活是冲锋队,抵责是挡箭牌。其实,他们并无完整的执行队伍职责。

 

 临时工”现象再引热议

要给协管减负要给城管空间

2013年6月7日南方日报

    “临时工”又一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这一次是因为延安城管非正式编制员工跳踩商户头部,以及小贩群殴广州城管协管员等事件。据了解,目前“临时工(应该称‘合同工’)”几乎涵盖所有行政机关。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热烈议论。

    前日晚,在微博认证为南京城管队员赵阳的@桥上人家,连发9条微博,评论“临时工”。赵阳“吐槽”说,工作苦累脏的是协管员,背黑锅的也是协管员。对此,专家建议给协管员提供上升通道,提高待遇,同时提高招聘门槛和人员素质。

    南方日报记者 黄少宏 策划 谭亦芳

    协管不是临时工,更像临时工

    近年来,将“城管协管员”、“辅警”、“交通协管员”、“政府雇员”等称为“临时工”的说法,在社会上流行了起来。近日延安城管协管员跳踩商户头部和小贩群殴广州城管协管员的事件,则让舆论的聚光灯再次照到了“临时工”这个群体身上。

    对此,微博认证为南京城管执法队员赵阳的@桥上人家指出,媒体不应将无编制人员称作“临时工”,他们只是没有正式编制,但都和用工单位签有劳动合同,身份是协管员,称其临时工是误导。

    尽管如此,赵阳认为,“临时工”能准确凸显出其“临时”特色:“随时能录用、随时能辞退、录用无考核、入职低门槛、正常收入低、工作苦累脏……不是临时工,更像临时工”。

    同时,赵阳还表示,要像区分警察与辅警一样,不能把城管与协管员混为一谈,事实上被曝光的“城管”往往真的是协管员。不过,“这种区分又常常毫无意义:仅从服装上,有几人能分清?更不用提协管员干了很多城管的工作”,赵阳反问,“政府真的想区分吗?”

    那政府为什么要找协管员呢?赵阳说,除了编制有限外,协管员用工成本低,“招一名城管的支出可招三四名协管员”,另外还可以“从事城管干不了或不方便干的事”。

    此外,赵阳还指出,招聘协管员(包括城管)并非如网传那样,刻意招聘有劣迹的人。但是由于管理混乱,有劣迹的人确也容易混入。“某些协管员冲锋陷阵敢打敢杀,往往被认为工作有能力有魄力得到肯定和重用,这些现象源于各级领导根深蒂固的观念,潜移默化影响着这个群体”。

    协管多头招聘城管落骂名

    在延安城管协管员跳踩商户头部的事件中,有媒体就指城管拿“临时工”当“挡箭牌”。对于这一现象,赵阳指出,协管员原本应是谁招聘谁管理谁负责,但现实是多头招聘、多头管理(街道考核付薪水,协管与城管一起工作,城管未必能管住协管员)、城管落骂名。

    记者从广州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目前协管员招聘、管理确实比较混乱,既有区招聘的协管员也有街(镇)招聘的,分属不同级别管理,却在一起工作。

    “这也是城管觉得委屈、总强调城管与协管员区别的原因”,赵阳说。因此,赵阳也多次指出城管协管员缺乏“执法权”问题。

    在今年“武汉城管协管员下跪执法”事件中,赵阳就公开质疑,“其协管员身份无权暂扣小贩物品,也不应套上‘城管执法’字样的马甲,下跪是工作经验不足,现场可通过取证和适当语言、体态处理”。

    “评判执法行为,依法执法是第一位的,如果执法本身违法,任何所谓‘柔性执法’都没有意义。”赵阳说。

    在谈到武汉市容监督员因处罚乱丢烟头的司机被推倒而死亡的事件时,赵阳也指出,“如果市容监督员能学习一下《行政处罚法》,拒绝从事这份违法工作,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一辞了之并非解决之道

    针对协管员、城管执法者存在的一些不规范问题,赵阳认为,协管员(包括城管)作为管理者(执法者),自身素质(不仅学历)应得到保证,“不能无底线”。

    “禁止别人随地吐痰自己吐痰、和小贩对骂脏话居然能骂赢、查处别人违建自己盖的也不少……从事城市管理工作久了,习惯把问题归于体制国情等”,对此,赵阳特别指出,“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越看自己越像天使”。

    “怎样把协管员关进笼子?辞退了之不是办法,一个临时工倒下千百个冲上来。”赵阳表示,还是要把权力“关进笼子”。

    赵阳认为,协管员顾名思义应是协助管理者,不应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和主力,现实却是他们拿着极低工资承担太多工作。“城管协管员往往还要协助其他部门工作,成为工商协管员、防疫协管员、治安协管员……”因此他建议,给协管员减负、配足相应城管。

    “道理简单改变很难”。赵阳如是说。

    ■对话

    知名网友@桥上人家:

    希望更多人来关注城管问题

    办城管论坛,开城管博客,曝光城管打人秘笈,举报全国城管局长联席会议非法组织……正如赵阳在其微博简介中所说的那样,由于其上述不同一般城管的举动,他成为了“一名最具争议性的南京城管队员”。

    而赵阳也坦承,“多年来倍感压力”。“为城管呼吁几句,体制内有人说我拍领导马屁有私欲,体制外说我是五毛;批评揭露城管的错误做法,体制内批判我是叛徒败类,体制外更是把我的话当作彻底否定城管的依据,让我在体制内背上更多罪名。”他感慨,客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真的很难?

    他为何连续发表对临时工的评论?昨日,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与赵阳进行了一段对话。

    南方日报:昨晚,您在两个小时内连续发近10条微博,评论临时工,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桥上人家:借着热点事件进行评论,希望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城管问题。

    南方日报:您在评论中提到,要将协管员和辅警区分开,那在您看来,在政府系统的合同工中,协管员和其他合同工,如交通协管员、辅警等,有何不一样之处?

    @桥上人家:城管的协管员与其他协管员有极大不同。首先是多头管理,可能是街道招聘,城管使用,而保安比较固定由公安管理。其次管理事项比较杂,而交通协管员只管交通。三是城管本身有争议,工作难度大不被理解,更底层的协管员自然更难做。

    南方日报:协管员管理不规范是目前城管系统内部提到比较多的现象,比如工资低,待遇不好,工作辛苦,但是管理上分属不同层级,培训不到位。对于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您有何建议?

    @桥上人家:要像管理城管一样管理协管员,城管缺乏监督,对协管员的监督更加缺乏。

    ■专家意见

    要给待遇更要给尊重

    “‘临时工’是传统的叫法”,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指出,对于签订了一年以上固定劳动合同的政府工作人员,如交通协管员、辅警、城管协管员等等,都不能称为“临时工”,而是“合同工”,“几乎所有行政机关都有‘合同工’”。

    据了解,在目前的人事体制下,政府部门中的工作人员既有公务员、事业编制,还有非编制人员,诸如文员、司机、清洁工、食堂工人,在执法队伍中还有交通协管员、辅警、城管协管员等,他们则是与政府部门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人员,“一般是一年一签”。

    “合同工的出现和目前编制过于刚性有关”,彭澎说,政府编制是和户籍人口或者常住人口相挂钩的,目前广州常住人口有1200万左右,而实际人口则超过了1600万,多出来的400多万人口不可能不管,因此就必须通过招聘诸如协管员之类的合同工来满足管理的需要。

    彭澎指出,合同工和公务员的权限、待遇有差异,“缺乏执法权”,这就在一支执法队伍里形成了等级,协管员就成了所谓的“二交警”、“二城管”,身份很尴尬。为此,彭澎建议,编制要有“软性”,根据人口增加来调整编制。

    但是,编制的调整在当前却是困难重重。而在现有体制下,由于学历等原因,政府合同工要由公务员考试这一途径转为公务员的通道也几乎被卡住。

    而如果合同工的待遇维持在较低水平,晋升空间又受阻,这很容易打击其工作积极性。彭澎就表示,这很可能导致合同工工作的不稳定,并进而影响其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执法中就容易带有情绪,存在一些冲动。

    因此,彭澎建议,在既有体制下,应该要给城管协管员等政府合同工设置一个上升的通道和阶梯,比如说根据工作表现、水平、年限等综合考核,为合同工分别设置“普通”、“资深”、“高级”等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工资和待遇,与公务员形成并行的轨道。

    而针对参与执法工作的城管协管员、辅警、交通协管员,彭澎则建议,要设置高于一般合同工的进入门槛和待遇,因为他们毕竟是代表政府在维护城市秩序的,普通人也分不清到底是正式还是非正式执法人员,素质也应该高一些。同时,无论是岗前还是在岗,要及时为协管员提供执法知识方面的培训,加强指引和规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