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6月以来,珠海实现了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零增长”的目标,违法建筑、违法用地面积分别减少15%和47.4%。珠海市委、市政府还要求严守“零增长”红线,推进“减存量”工作,力争2013年底实现“两违”整治减存量80%的目标。面对执法难的现状,相关部门再次表示,今后将加大力度,发现一宗,查处一宗,保护好村居环境(详见今日《珠海观察》AⅡ04版)。
目前看来,珠海整治“两违”的进展比广州、深圳要好。广深两市不仅存量没有明显减少,增量还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广深两市“两违”更加严重,积重难返;其二可能是广深两市“两违”更加复杂,牵涉的利益关系更多,投鼠忌器更加明显;其三可能还有缺乏决心、信心和耐心等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因素。
因此,珠海整治“两违”如果成功,就可以为全省作示范。那么,珠海下一步整治“两违”的工作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在我看来,首先还是政府的决心和缜密的计划。珠海市委、市政府表示要上下一心,集全市之力向“两违”开战。虽然没有广深那么严重,但珠海的违法建筑、违法用地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少,原因错综复杂。珠海要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幸福村居,必须继续做好环境优美这篇大文章,市委、市政府就必须加大清理整治“两违”的力度。当前,珠海制定了“两违”整治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了“珠海市整治违法建筑、违法用地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领导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使整治工作有了组织保证。
其次是要调动全局、协调一致。珠海在整治行动一开始,就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的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全面谋划,周密部署,各个部门调动起来有利于减少说情等阻碍整治行动的干扰,抓住重大“两违”事项进行整治可以振聋发聩。各部门协同也有利于保证整治的成效,形成协同效应,减轻单个部门行动的压力。
再次是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不少地方的“两违”整治,往往是一阵风,或“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或者面对群体事件就畏手畏脚。但珠海有所不同。城管部门靠前指挥,从重点、难点突破,全市形成一张网,保证整治开展得有力度、有进度、有深度、有广度。珠海城管部门明确了铁面无私、铁石心肠、铁的手段、铁的纪律的“四铁”精神,铁腕整治,狠招碰硬,不仅确保了拆违的顺利进行,也得到市民群众的高度称赞,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良性整治环境。
最后,就是以法律和制度来制衡“两违”的保护伞。“两违”之所以难治、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关键在于许多“两违”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少数违法群众的不配合,拆违的力量常常压不住“两违”抗拒的力量。珠海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坚决深挖严查,揪出背后保护伞,斩断利益链,拆除动真格,从而做到了拆除一栋,震慑一方,教育一片,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一起参与。
不到一年,珠海整治“两违”的“零增长”成果令人鼓舞,但其“减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当前,中国正进一步走向法治轨道,珠海也正在推动法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因而“两违”这类明显违法行为的查处还应进一步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保证整治的效果能持续下去,成为全省可供借鉴的范例。
作者系南方民间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