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中国城市能率先启动“厕所革命”?
(2012-11-20 23:23:07)
标签:
厕所革命大便弟公厕城市规划杂谈 |
热焦点评(12-260):哪个中国城市能率先启动“厕所革命”?
彭澎接受《南方日报》采访
题外话:我说要用“食在广州”的干劲来建设“拉在广州”(不用“屙”),没有一个记者采用。但其实中国仍没有哪个城市真正推进了“厕所革命”,即全市厕所干净方便。如步行十五分钟范围内能找到厕所,司机能停车上厕所,厕所没有臭味,最好都有厕纸。当然,城市规划有专项的厕所规划,全面布局、建设和管理。
地铁内部厕所应对内急市民开放
2012年11月14日南方日报
广州地铁“大便弟”事件追踪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少宏)近日,广州地铁“大便弟”一事再度引起市民对地铁如厕难的关注。昨日,广州市政协委员呼吁,新建地铁线路一定要配套公厕,而现有站点则要尽量增加厕所,如不能增加,则要将内部厕所向有急需的市民开放,并对周边公厕分布提供指引。同时专家指出,对于市民不文明现象,要加强宣传教育,并加大力度处罚。
前天,一条关于“地铁三号线惊现‘大便弟’”的消息在微博上疯传,引起大规模议论。许多网友指责家长和小孩缺乏公德。同时也有网友认为,人有三急,不能简单指责,此事反映出了广州地铁厕所的不足。根据其他网友的抓拍,地铁上小孩“大小便”事件已不是一两次。网友@我是打不死小神童说:广州地铁那么多条线,每条线那么多个站,有厕所的少得可怜,厕所的数量更不用说,人有三急,急的时候忍都忍不了。
“其实所有地铁站内都有厕所,只是内部使用,不开放而已,不然工作人员一整天都怎么解决?”不少市民这样认为,有的人还建议地铁效仿政府机关打开“方便”之门,全面开放。
目前广州地铁已有嘉禾望岗、车陂南、五羊邨、坦尾、滘口等16个车站设有卫生间,另外80个车站附近也有卫生间。
然而,一方面地铁站内开放的厕所数量还比较少,另一方面站台里缺乏关于周边厕所的文字或图像指引,很多市民或外地人想找附近的厕所也是蒙查查,往往需要咨询工作人员才清楚。
对此,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呼吁,未建或正在建设的地铁站一定要配套建设公厕;而现有的站点,可以学习上海的经验,在地铁内尽量增加厕所,实在增加不了的,地铁内部厕所应该对有急需的部分市民,如老人、小孩等开放。
而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则指出,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并非所有地铁都有配套公厕,因为地下设施建设成本高昂,因此,对于新建地铁线路配套公厕,要经过科学论证后实施。
那么,在日均客流量达500万人次的广州地铁而言,放开内部厕所,是否可行呢?彭澎表示,地铁站内部厕所毕竟面积有限,如果全面放开,面临管理成本加大的问题,对于市民急用的,比如老人、小孩等乘客在急需情况下,可以基于人性化角度开放;对于普通市民,地铁站要么设置公共厕所,要么就是绘制周边公共厕所分布点情况,在地铁出口资讯牌或地图上,为市民提供清晰的文字或图像指引。另一方面就是,地铁公司员工要掌握周边公厕分布情况,为市民提供指引。
彭澎表示,广州虽然创文已经成功,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给市民派发的“市民手册”就存在内容不够全面以及不实用的问题,建议市民手册关注对市民身边的问题,提供指引,防范不良现象,比如市民该如何上厕所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提供相关的指引。
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彭澎建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严格执行,对于一些不文明现象,比如乱丢垃圾、随地大小便的,要见一个罚一个,绝不手软。
对此,韩志鹏也持类似意见。他说,广州流动人口太多,管理的确有难度,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同时对于违法违规现象,“该罚就罚”。
【相关】
专家建议:新建公共建筑要配套公厕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少宏)如厕难的话题再度在羊城发酵。近日,广州市城管委公布了49家放开厕所的沿街单位名单,引起了社会各界新一轮关注。有专家指出,这折射出了广州公共厕所数量的不足,以及规划布局的不合理,在新建厕所有难度的情况下,建议新建公共建筑要配套厕所,并对外开放。
据了解,2008年以来,市城管委加强了公厕的建设力度,累计完成新建固定公厕153座、改建大修公厕258座;新增、置换组合式活动式厕所33座;市本级储备单体活动式厕所133台及单体无障碍厕所38台。目前,全市十区二市(含从化、增城)现有环卫固定公厕1055座(其中:中心六区925座,其余四区二市130座),公配公厕136座,城中村公厕754座,社会机关团体对外开放公厕755座,全市现有可供市民免费使用的公厕数量已达到2700座,大大缓解了市民如厕难的问题。
但是,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指出,广州公共厕所仍然存在数量不足、规划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城市居住用地每平方公里至少要配套3个公共厕所,但是广州还有地方没有达到这一标准,比如同德围,面积近4平方公里,但是目前仅拥有3座公厕,远远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而此前拒绝3岁儿童如厕的天河区法律服务中心所在的区域,公厕规划布局也不尽合理。昨日,记者走访发现,在客流繁多的岗顶地铁站下车后,自天河路进入龙口东路,再拐进龙口中路,到达天河区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心,一路都见不到公共厕所;而由天河区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心出发,沿龙口中路向五山路走,再进入天河路,全程超过1000米,仍然找不到一座公共厕所。而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公共厕所设置的间隔为500—800米。
对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表示,全市公共厕所要合理安排,目前在建筑密集的中心城区,公厕选址面临很多困难,“谁都不愿意公厕建在家门口”,因此可行的办法是,新建公共建筑中配套厕所,并对外开放,包括加油站、麦当劳等公共服务提供者,厕所应当对外开放。同时,他还表示,公共厕所的布局应该以走路一刻钟就能找到为标准,而羊城素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宾馆、饭店多,只要有吃饭的地方就有卫生间,因此建议所有宾馆、酒楼、饭店厕所一律对外开放。
另外,对于目前政府机关的开放情况,彭澎表示,所有政府机关都开放厕所的想法不现实,对于机关的管理将带来很大挑战。对出于安全考虑,部分机关要求登记的做法,彭澎表示,如果机关对来访者的登记是合理的话,上厕所也应该登记,因为不排除有人以上厕所为借口做其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