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不差钱,但需要很多钱
(2012-11-04 23:03:11)
标签:
财经南沙国家开发银行新区不差钱 |
热焦点评(12-49):南沙不差钱,但需要很多钱
彭澎接受《羊城晚报》采访
题外话:国开行巨资600亿投向南沙,一时“南沙发展不差钱”的说法甚嚣尘上;接着广州国资委又推动600亿以上的投资,并带动超过1000亿资金进入,资金似乎源源不断流入。但南沙到底需要多少资金呢?有人计算过,前海15平方公里要上千亿投资,南沙有803平方公里需要多少呢?
南沙发展不差钱!
羊城晚报
国家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令南沙新区建设的推进乘风破浪 陈昆仑 摄
■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5年新区开发建设将获得600亿元金融支持
羊城晚报记者 许琛 黄璨 通讯员 南宣 志辉
本月刚刚公布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国家新区愿景,但本级可支配财力薄弱,却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需要巨额资金的注入。“钱”———成了南沙新区起步发展最迫在眉睫的命题。
昨日,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承诺未来5年间对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600亿元金融支持。专家认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填补了整个华南地区没有国家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的空白,将引领更多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金参与南沙新区建设。
战略合作方案
令人眼前一亮
在昨日的签约仪式上,南沙新区这次与国家开发银行实施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内容令人眼前一亮。
根据战略合作方案,国家开发银行将从融资规划的编制,中长期信贷支持,重点项目资本金筹措,金融产品研发创新,信贷计划、资源、政策倾斜以及设立国开南沙新区发展基金等六个方面对南沙新区开发建设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并联合其他金融机构以组建银团等方式组织和引领社会资金,为南沙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粤港澳合作、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全面的融资支持,在未来5年提供600亿元的金融支持。
南沙区相关负责人称,此次新设立的国开南沙新区发展基金框架协议规定,“国开南沙新区发展基金”由国开行下属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与南沙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提供协同配套贷款。根据未来南沙新区开发建设进度,双方分期分步注资。合作双方将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管理和运作,主要投资南沙新区核心湾区起步区的土地一级开发、一二级联动开发以及城市运营及与城市发展相关项目,并以基金下属项目公司的形式设置与香港、澳门合作的接口,由国开南沙新区发展基金作为南沙的出资主体与香港、澳门的出资主体合作进行开发。
该负责人介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获批后,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将进入实施阶段,需要新区政府组织大量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核心功能区的综合开发及扶持推动重点产业的发展。
据悉,首期的15亿元资本金及45亿元配套贷款即将到位。
资金优先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
都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南沙新区白纸一张,即将到位的资金究竟应该花在哪里呢?
对此,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理事长周林生和广州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一致认为,目前南沙当务之急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很重要,需要便捷的连接,比如建地铁延长线、广州南站到南沙客运站的高铁、沟通中心城区的道路优化等。南沙到中心城区不够便捷,一是可选择的道路少,二是缺乏公共交通,三是出行成本还较高。如果政府有条件把南沙港快线的通行费包下来,那么会有更多的人去南沙旅游度假,南沙的旅游业肯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周林生说。
彭澎认为,南沙应进一步加强跟周边地区的放射性交通网络。“虽然现在与东莞有虎门大桥相连,去中山也有京珠高速,但去佛山的平南高速因某些因素未能建成,从长远考虑,还应和肇庆、茂名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另外,南沙跟港澳的交通还需加强,水路交通可更完善,陆地上若还有条件都可继续扩展丰富,或再建个商务机场,都是很好的方法。”
金融新招
正在建设
两大交易平台
南沙正在建设两大市场交易平台,即广州期货交易所和广州航运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充分依托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成品油、钢铁、塑料、煤炭、粮食、木材等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发达的有利条件,以及毗邻港澳台、影响华南、辐射东南亚的良好区位优势,做大贵金属、石油等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规模,通过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电子交易等方式进一步拓展现货市场功能,增强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据悉,广州航运交易所将迁址南沙新区,广东省将充分发挥南沙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和广州市修造船中心的产业优势,结合香港现代船运服务业发达的特点,穗港共同在南沙新区培育国际化的船舶交易市场。南沙将依托南沙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及广州航运交易所,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交易及管理等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建设南沙航运服务功能区。依托香港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中心,推动粤港澳金融服务合作,鼓励和支持港澳企业及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组建航运产业基金、航运金融租赁公司、航运保险机构,提高航运金融资源的集中度与配置效率。
开展金融
三大创新业务
南沙开展人民币业务创新、保险业务创新和资本市场业务创新等三大金融创新业务。
人民币业务创新:拓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鼓励和支持粤港澳企业跨境直接融资。
保险业务创新:推进保险改革创新项目在南沙新区先行先试,研究制定港澳保险机构进入南沙新区的政策,在南沙新区开展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等新型保险公司试点,大力发展再保险、航运保险、货运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鼓励港澳保险经纪公司在南沙新区设立独资保险代理公司。
资本市场业务创新: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机构在南沙新区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推动粤港联合争取国家支持,在南沙新区以创新方式共建广州期货交易所。
民间资本
参与南沙建设
昨日,南沙新区有关负责人数度提及“民间资本”参与南沙建设,其一再表示,开发建设资金的筹措需要所有金融机构,中央、省、市国企,港澳资本,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政府也将为参与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金融机构和广大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对此,彭澎指出,各个国家新区都会获得从国家到省市的资金支持,但南沙最大的特点是有粤港澳的优势。从规划来看,确实将引进香港金融机构来设立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金融机构,也有离岸金融,港资机构未来到南沙办分支机构条件会放得更宽。
据透露,未来南沙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将大量引进BT、BOT等融资操作方式。彭澎对此解释道,BT、BOT在很多地方的基础建设上都已实施,政府很多基础设施工程都是这种模式,最常见的就是高速公路。
名词解释
BT
BT(building—transfer)模式:即建设———转让,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项目工程由投资人负责进行投融资,具体落实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工程项目建成后,经政府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资产交付政府;政府根据回购协议向投资人分期支付资金或者以土地抵资,投资人确保在质保期内的工程质量。
BOT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专家声音
国开银行的进入
有一定的带动性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理事长周林生认为,国家开发银行此次与南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南沙成为国家级新区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是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随着南沙新区的成立,许多产业和大项目会相继进驻,对资金面的要求将会越来越大。国开行作为商业性与政策性并重的银行,其大举进驻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表示:目前,国家对地区开发的财政支持更多体现在诸如国家开发银行一类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贷款等金融性服务,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几乎等同于免息。同为国家新区的兰州新区也没有得到这样的财政支持。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填补了整个华南地区没有国家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的空白。
广州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国家开发银行的进入更多起到“放大”的作用。“国家开发银行有一定的带动性,它对其他商业银行的投资融资行为会有影响,产生带头效应、羊群效应,对南沙融资方面有一定的放大作用”。
许琛 、黄璨、南宣、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