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车限行方案仍有调整空间
(2012-10-25 00:55:51)
标签:
广州限行年票珠三角杂谈 |
财经周评(12-54):外地车限行方案仍有调整空间
外地车限行方案仍有调整空间
南方日报2012-10-23
彭澎
广州在今年突然宣布限制汽车上牌,进而可能对外地车实行市区内限行,让各界为之一惊!不少人同意限牌对解决交通拥堵有用,但又担忧这可能对珠三角一体化产生阻碍。
实现珠三角年票互通,实现“岭南通”覆盖9市,被许多人当做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因为,珠三角年票互通,意味着往返次票收费站(或委托代收站)凭有效年票缴讫凭证将免缴车辆通行次票费,可能大大推动9市居民的相互往来。
但广州限行外地车有可能使年票互通出现一些人担心的奇怪场景:广州车随便来往珠三角,而珠三角其他8个城市的车被拒阻于广州城外。这就是当前认为广州限行与珠三角一体化不相符的主要担忧所在。
作为珠三角一体化阶段性产物的三大经济圈,珠中江、广佛肇已于2010年分别实现年票互通,深莞惠于2011年3月实现了年票互通。而“大年票岭南通”成为顺理成章的年票互通的升级版。应该肯定的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向来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前提,更是城市群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其中,交通又是最为重要的象征,公路交通因其通达性是一体化中备受关注的事项。虽然不能简单地说年票互通就是交通一体化,但互收年票以及相互限制对方车辆进入肯定与一体化有冲突。
另一方面,从国际上来看,凡是拥堵的国际大都市都有交通限制性措施,至于哪种措施更为有效则见仁见智了,也因地而异。仅从国内来看,北京、上海都有限牌和限行措施。目前,北京在限牌、限外等措施之后拟再追加单双号限行的措施,也就是把奥运会期间的非常措施日常化。显然不仅是“限外”,也要“限内”了。有异议者认为,应该以价格杠杆提高车辆保有和使用成本来控制拥堵。这多少显得幼稚。试想,打算进京办事的人和车谁在乎那点用车成本?再看看,香港就是利用提高汽车保有和使用成本来减少拥堵的,但香港是封关的,如果也像广东一样敞开大门,光深圳一地的车就足以堵塞香港道路了。因此,深圳从来没有要求深港一体化,两地车一定要互通,更何论粤港互通!
退一步讲,如果坚持不限行前提下的年票互通,可以想像广州采取的任何治堵措施都将失灵。那么,理性的判断和思维应该是,广州限行后,如何确保其他城市的车辆前来广州少受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在进出口设立大型换乘停车场,凡是珠三角城市汽车皆凭年票缴讫凭证免费停车,以便换乘地铁、公交和其他交通工具,如此,广州车去这些城市免费进入,这些城市车辆到广州城边免费停车;在高峰期之外,这些城市车辆可以进入广州主城区,对于非主城区则不限行。
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深圳甚至佛山主城区也有可能参考广州的作法加入限牌限行的行列。
值得关注的还有一种现象,即近年来许多珠三角城市车主喜欢将车停在广州外围,然后换乘地铁、公交或朋友车辆,一是市区拥堵,二是道路复杂难辨,这些都影响驾驶乐趣和便利性。如果有免费停车系统,这些车主何乐而不为?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广州限行外地车的方案仍在征求意见,包括省里和珠三角其他城市都在对方案进行评估,合理的意见将会得到采纳。其中,关键是限行的路段和时段。也就是说,广州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限行,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限行。
另外,年票互通今后还应该从珠三角走向全省,或在广东率先免除年票制。当然,前提是要弄清楚,当前的油费里有没有包含燃油税,这里仍有不同看法。如果全省实施真正的燃油税,那么年票就可全省取消了。从这个意义上,年票与限行还不是一回事。
在限牌限行对一体化的冲突方面,可能广佛同城化的理念受到的冲击最大。限牌限行对佛山的影响,也许就是对珠三角一体化是否阻碍的试金石。其中,金沙洲佛山(南海区里水、大沥)境内居住的广州市民可能感受最深。因此,可否对一些特定区域实行特殊政策,仍是需要进一步论证的。
(作者为南方民间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