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成本生活区”会否成为贫民区?

(2012-09-26 23:06:06)
标签:

广州

低成本

接合部

城中村

贫民区

财经周评(12-48):低成本生活区会否成为贫民区? 

 

低成本生活区会否成为贫民区? 

2012-09-26新快报广州热评

头条

彭澎

广州近日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即低成本生活区。根据这个设想,广州市将结合城中村改造,选取试点,通过局部整治改造,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环境优化、设施配套的城市低成本生活区。

而这个低成本生活区,有领导是这样解释的:关于城中村里面我们想的是涉及到城郊接合部的改造,能否在一些近郊区里面通过综合整治,不要整体搬迁,允许外来人改善城市设施,来打造一些低成本的生活社区。这项工作我们正在推进。

从这些有限的信息来判断,低成本生活区是城中村改造的一种新模式,位置将是在城郊接合部,不必整体搬迁,可由外来人改善城市设施。

首先,这显示出广州在城中村改造模式上有了新的思路。目前广州有138条城中村,已批复21个城中村改造,分三种模式:一是招投标引入开发商,如猎德、琶洲;二是政府主持改造,如黄埔古村;三是村里向政府申请自主改造,差不多一半的城中村是走这种路子,对此,政府规定,重大事项决策,民意投票由以前的80%提升到90%才能通过,以防止损害村民利益。记得最早广州对城中村的政策是不让开发商介入,期望留待以后解决,是搁置争议的考虑;后来从猎德开始,政府主导,开发商介入,并宣称一村一策,猎德模式不可复制;接着再提出城中村分改造和整治两种模式,现在则是总结出三种模式。而低成本生活区的城中村因不整体拆迁,可由外来人改造,这让人产生一些联想:外来人如何改善?是购买小产权房吗?这虽然可以低成本,但不符合当前的政策,而违建更加是不容许的。

其次,低成本生活区集中在城郊接合部,会不会形成贫民区围城现象,低收入群体被驱逐出中心城区?目前来看有这种可能,由于天河中心区一带的城中村大量改造、整体搬迁,许多从事低端劳动的低收入群体正在沿中山大道和黄埔大道东进,大量聚集在岑村、东圃等一带,而离CBD较近的石牌、员村等地房租猛涨。另一方面,由于不整体搬迁,政府又将其定位为低成本生活区,那么是不是市政设施也会是低成本建设?或由外来人自己改善?

最后,虽然政府将低成本生活区规划在城郊接合部,但如果石牌、上社等城中村不改造,这些地方依然会是中心城区里的低成本生活区,虽然比起城郊接合部来不那么低成本。我相信,规划低成本生活区的本意是好的,为了让低收入群体有一个合适的居住地。但龙归城这个广州最大的保障房项目是全面搬迁改造的,算不算低成本生活区,或者说,保障房小区算不算低成本生活区?甚或是,是否可以这样区分:保障房是政府改善城市设施的低成本生活区,城郊接合部是外来人改善市政设施的低成本生活区?总之,对低成本生活区还是应该有明确的界定,尤其是政府和村居集体在市政设施上的责任要明确。

在会上,市领导表示,人民政府对人民负责,政府和政府部门必须自觉地、全心全意地接受人大的监督,反过来也希望通过接受人大的监督,去发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措施解决。因此,低成本生活区的建设应该全面征求市民的意见,使之趋于合理化。

(作者系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