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局长接访不如市长接访的原因何在?

(2012-08-26 21:21:35)
标签:

广州大接访

解决问题

部门

局长

市长

杂谈

问政风暴(12-105):局长接访不如市长接访的原因何在?

彭澎接受《羊城晚报》采访

 

题外话:广州大接访出现局长冷、市长热的局面,应该说老百姓不傻:你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找你?通常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市长说话肯定比局长管用。如局长管用还是有人来找的,而为什么局长不能解决问题呢?其实,有关部门日常不能解决的问题,局长接访也解决不了;市长压下来有可能解决说明权力起了作用而不是制度。

 

局长接访日渐冷清应否终结? 专家:需有针对性地改

羊城晚报2012-08-24

羊城晚报记者 许琛 实习生 廖亦奇

昨日,广州每月的例牌节目——局长接访再度遇冷,多个部门仅接访一至两宗,甚至有部门无人上访。

为何到访人数这么少?是市民没有问题要讲抑或是因为各种投诉渠道畅通,问题都被解决了?但又为何市长接访却场面火爆?街坊黄伯一语道破:“局长接访流于形式,各种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

这一个持续了7年的接访制度已变得形同鸡肋,早有网友提出,不如废除了省事。但专家学者却又一致认为,不能轻易取消局长接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改。

局长接访遇冷因由

上访后问题迟迟不见解决

事实上,老百姓见上访的问题许多迟迟得不到解决,因而对局长接访不感冒,即使有问题,宁愿藏着掖着,等到市长大接访时漏夜排队上访,也不愿意“错峰”找专门主管部门。

自然,市长接待日,总是能给人们解决更多问题。对于市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市长有的从政策上给予解释引导,有的当场批示,要求现场接访的委办局负责人立刻落实,收效立竿见影。市长令下,各职能部门纷纷开始行动,件件有回复,宗宗都有时间表。街坊毕阿婆反映住房问题多年未果,在2010年的市长接访日上,问题几乎在当天就得到了解决。

而回过头来看,仅从物价方面,城中村水电费肆意涨价一直是接访中的老大难问题,今年7月和8月,城中村租户多次在接访日向各个部门反映此问题,本报多次进行报道,但一直收效甚微,每次拨打物价投诉热线12315,都只能得到“我们正在调研,我们会记录下来向上反映的。”然而,数月过去了,问题却依然摆在那里,从未解决,这样的办事效率,市民早就失望。多次投诉水价的张小姐最后失落地告诉记者,“大概政府也有难处,这样的问题,我们再去局长接访也是碰钉子,宁愿放弃算了”。

还是物价问题,在今年6月的接访中,住白云区的李先生前去反映水电费剧增一事,市物价局价格处处长赖粤答复:“在物价局接到的市民投诉中,这类城中村住宅楼的水电投诉一直较多。如果是物业管理公司从中赚取差价,那是不允许的,建议成立业主委员会。”李先生叹道:“成立业主委员会长路漫漫,一句话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还算是解决问题吗?”

在交通方面,市民对于羊城通押金的争议、关于年票的质疑,一直从未间断,问题也从未解决,通过96900市民得到的是不痛不痒的回答,却无法解决问题。

局长接访日来的却是巡视员

记者观察,举办局长接访活动的部门对接访的态度并不积极,大多部门并非局长本人亲自坐镇,都是委派巡视员接访。625日的接访活动中,审计局由副巡视员李家禄、办公室主任马萍负责接访,市交委的负责人是副巡视员周新华。而就昨日接访情况来看,市物价局接访人是纪检组长张智华、国土房管局接访人是住房保障办副主任张强、市规划局接访人是副巡视员谢国玮。环保局、司法局、水务局等部门则是由副局长到场。对于各个部门的态度,市民戏称:“既然不是局长亲自前来接访,那就不应叫局长接访日了!”

有市民认为,这些巡视员解决问题能力远不如部门主要领导,担心上访了也是白上访。一位连续5个月定期到某部门反映问题的“老上访”说,他每月上访一次,反映的是同一问题,接访的官员次次不一样,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上次接访的不是我,你还是找回上一位副局长吧。”

专家学者把脉

局长接访这样的接访渠道或多或少为市民办过实事,但日渐冷清的场面却让这一个持续了7年的制度形同鸡肋。局长接访日究竟是去,还是留呢?

虽然接访制度问题不少,但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不能轻易取消接访。

各部门推诿是症结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直言:“很多问题是科长、局长就能解决的,但一定要推到市长那里才能解决,这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 在郭巍青看来,接访现在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但这样的困境,不破除官本位,不解决根本的体制问题就无法解决。

政协委员韩志鹏也持相同意见,他对不少一把手官员不亲自到场表示愤怒:“每次接访都是巡视员,他们都没有实权的,去了也就是点个卯,能帮百姓解决什么问题!最起码一把手要来!”但无奈每到接访日,局长总是要开会,韩志鹏说:“这可以看出局长是对开会负责,还是对老百姓负责?!”

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说:“市长接访能解决更多问题,不是因为市长更亲民,而是因为他权力更大。”他说,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虽然最终落实都是在专门主管部门处,但把问题反映给市长,办事力度就大很多。

各位学者专家一致认为,目前职权不分明,具体问题一旦涉及多个部门,接访的各个部门领导就打起太极,互相推诿正是局长接访日制度的死穴。

不能轻易取消接访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博导夏书章表示,局长接访是沟通群众的渠道,其本意很好。市长爆棚,局长遇冷不是行政级别的问题,制度有漏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改。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则建议,与群众关系不大的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取消一月一次的接访,而有些热门局委,比如公安、城管、社保等部门,“一个月搞两次接访都不算多”。

要抱真心为民心态

在目前情况下,许多上访的问题都是一个部门无法解决,需要多个部门协商。市民中关于进行一站式接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呼吁结束各个部门各自接访,要求集中摆摊、共同解决问题。但一站式接访,真有那么好?

政协委员韩志鹏和记者分享了一个他的经历,韩志鹏曾经就公交站场没有公共用地的问题前去咨询有关部门。当时,所有职能部门都集中在政协摆摊,韩志鹏先把问题投诉给规划局,规划局说,这个问题要找国土局。“找国土局不难啊,国土局的摊子就在对面,但国土局又要我找规划局,这下要怎么办啊?”

韩志鹏提起这次经历不无失望,各个部门之间职能划不清楚,互相踢皮球,最终陷入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他说:“就算改成一站式接访,希望各个部门要抱着真心为市民解决问题的态度,不然还依然缺领导一句话。”

或可复制“微接访”

目前关于局长接访改革的说法很多,不少人建议官员开微博,做“微接访”。

记者观察发现,2011年“@广州交警”官方微博曾通过微博征求民意,帮助解决广州拥堵问题,持续一个月,过万市民就此大吐苦水,也给出不少治堵妙招,广州交警由此整理出一整套整堵的措施。这一招是否能嫁接到局长接访制度上,形成“微接访”呢?

“微接访可以参考使用。”韩志鹏表示,微博固然能传达民声,但作用有限,不少有关部门的官方微博都只是发布一些官方公文,做不了实事。而官员开微博的人数很少。

平时把事情处理好

部门接访的形式创新固然重要,但专家们也关注到了接访制度的核心内容。

彭澎指出,接访,不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存在,而要通过解决问题,发现自己体制内的矛盾,“很多问题各个部门之间责任都是不清楚的,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就要搞清楚这个部门的责任,通过解决问题来剖析职权是否明晰。如果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可能接访能解决一个人的问题,但下次还会有类似的一样的情况出现。”

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黄丽华说,“接访不是一个正常的解决问题的渠道,而是一个辅助的沟通方式。各个部门平时把事情处理好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