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价天桥”投资减半说明什么

(2012-06-11 22:48:36)
标签:

天价

人行天桥

雨篷

投资额

地下管线

房产

问政风暴(1256):“天价天桥”投资减半说明什么

 

 

“天价天桥”投资减半说明什么

2012-06-07 信息时报

彭澎

  前几天,广州要斥4.47亿元新建与改建一批人行天桥等工程的消息爆出,引发社会各界“天桥天价”的质疑声。有意思的是,消息曝光后,经修改的投资额竟然减半。多座天桥的建造预算砍了数百万元,如华工北门东莞庄路人行天桥最新造价概算为400万元,较之前减少了398.89万元。

  有关方面在回应社会质疑时,作了几点解释:一是媒体报道的是投资总估算,实际造价按公开招标的中标价控制,招标时会以经过财政评审的预算作为最高限价;二是管线迁改费有时超建造费,一些天桥建设项目涉及大量地下管线迁移,将增加许多费用;三是天桥建设费中的昂贵雨篷包含功能和美化双重建设。

  但重新公布的估算总投资大幅减少,颇值得玩味。对于不少项目纷纷减少数百万投资,有关方面回应说是“此前估算的总投资会略微有些松”。其实,构成天桥建设成本的许多费用,都是可以概算得比较精确的,例如材料费、设计费和建设费等,即使有地下管线迁改,也可估算出来。

  令人诧异的是,今年新建天桥从20座减少为10座,均价从1000万元上下减少到500万元左右。单从BRT沿线24座人行天桥增建雨篷每座要花500多万元来看,光雨篷的投资就要100~200万元,师大暨大人行天桥增建雨篷投资额更高达400万元,难怪这种雨篷被网友说成“贵过豪宅”。更有趣的是,在质疑声中,有关招标文件从网上神秘消失,但消失时招标报名时间并未结束。为什么要躲躲闪闪?投资额减少的空间为什么这么大?

  其实不管是“概算”还是“估算”,国人搞项目都普遍有把费用“搞大再说”的惯例。至于“上浮了一些”的投资额用来做什么,则是一片灰色地带。项目投资额都往大了报,若不是专业人士,要想从中挤出水分确实比较困难。批复的数字过大肯定会给某些人带来操作空间,虚报的金额可能会被用在招待应酬等方面。为什么那么多项目招待动不动就上茅台?费用就是从这里来的。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建立“黑名单”的方法,比如连续3年虚报达到一定比例就列入“黑名单”,对其申报新的项目给予严格的限制。但由于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批准单位往往都是体制内的政府部门,平常大家都是“兄弟”,体制内监督很难。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就只能靠体制外的媒体、公众等力量进行监督了。但如果相关单位不公开相关数据,监督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看,广州建委能主动公布数据,还是较为开明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从20座天桥减少为10座天桥,说明有些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存在问题。哪些先建,哪些缓建?应该有时间表上的合理安排。即使加装电梯也要看实际需要,要防止像珠江新城一些天桥的电梯建起来没人过就不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