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度炒铺不利“小资商圈”生存

(2012-06-07 22:26:27)
标签:

房产

炒铺

广州

小资商圈

商业地产

财经周评(1217):过度炒铺不利“小资商圈”生存

 

过度炒铺不利“小资商圈”生存

2012-06-07羊城晚报

彭澎

  今日论衡

  之民生探微

  “小资气息”、“白领至爱”,曾经是天河南一路、建设六马路、江南西一带“住改商”社区商圈人气高涨的主要因素。由于太旺,老百姓也乐于接受,政府多次禁止“住改商”都没能坚持下去,最后采取了妥协,只要求不影响住户的安居。

  而据昨日报载,市场因素却让这些逃过了政府治理的“小资商圈”举步维艰,何去何从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租金上涨过快,让商家经营难以为继;二是网购发展迅速,同类商品往往在网上就能买到,而网购也恰恰是白领的至爱;三是商圈内的大卖场由于重复建设严重,渐渐形成了与场外商铺的同质竞争,分流了部分客流。

  在这三个原因之中,网购难以形成一个“小资气息”的购物环境,对于喜欢逛街、休闲的白领来讲,不能形成长期的竞争压力;大卖场再怎么打压,整体租金成本仍会比场外商铺高。因此,短期内的租金上涨过快,显然是影响“小资商圈”生存的主要因素。

  这多少与广州长期以来形成的“一铺养三代”的炒铺之风有关。一方面,在住宅地产不景气的背景下,商业地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商铺是传统型的商业地产,广州人对于炒铺十分热衷,限购后大量房地产投资转向炒铺助推了铺租的高企不下。另一方面,此类商铺通常租约期不长,经营者对于能否长久坚持没有信心,铺主在房价高企时代往往倾向于赚取快钱,容易杀鸡取卵。这样,导致转手频繁、二房东增加,无端地又推高了租金。

  由于政府认可了“住改商”,这使铺主有信心持有并大胆地年年升租,不计成本,只看眼前收益。难以培养起名店、品牌店、旺铺。大凡商铺一旺就加租,而商家立即又将租金转为成本加在商品和服务价格上,导致顾客丧失忠诚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是“小资商圈”面临逐渐冷清、空置的根子。

  目前,一些商家通过搞“一分为二”的合租或“日租”来分摊成本,仅是权宜之计。而干脆转让又会因出让的门铺过多,造成杀价,如此下去,“小资商圈”前景堪忧。

  由于商铺出租是市场行为,政府不能过多干预。但是过度炒铺是非理性的市场行为,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发布信息指引甚至提醒风险来引导,舆论也可由专业人士来分析指引,当然最后风险责任自负。至于政府部门可否有一些限制炒作的措施,也可进一步探讨。

  当然,如果“小资商圈”是一种短期的商业现象,又另当别论。行业协会、商业和房地产专家可以讨论这种业态的发展方向,提供必要的建议,减少盲目的发展。毕竟“住改商”形成的“小资商圈”与步行街和商业街不同,“居家气息”有一种购物在小区、宾至如归的特殊感觉;与大型商场、品牌专卖店也不同,休闲随意、物美价廉对于小资白领有定位合理上的吸引力。

  总之,要分析清楚当前“小资商圈”遇到的困境是短暂经济不景气导致的,还是业态已过时导致的大势所趋。对于两种不同的结论会要求有不同的措施和对策,对“求转让”以及“执笠”情况的出现,要重视其反映出来的问题,“楼上铺”与“底铺”面临的问题是否一样?“执笠”而去的商家去了哪,进入大卖场还是转场到其他商铺?等等,这些具体现象反映的问题应该有不同的启示。 

(作者是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