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12-100):珠海可以发展什么样的“幸福导向产业”?
彭澎接受《南方日报》采访
题外话:广东省党代会提出了一个“幸福导向产业”的概念,要求“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引导转型升级的方向”。其实,与幸福相关的绝不只这四大产业,如房地产就是影响很多家庭幸福与否的产业。实际上,群众最关心什么,什么就可能是与幸福最相关的产业,如医疗、教育、交通等等。就珠海来说,前些年,我们提到养老产业,这倒是很有特色……
发力幸福导向型产业 珠海机遇几何
南方日报2012年5月17日
省党代会上,广东提出将“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引导转型升级的方向”。提出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这在广东是第一次。从此,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百姓的幸福生活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幸福导向型产业以满足人由生存到发展的多元幸福诉求为导向,来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曾参与“幸福导向型产业”前期研究的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向晓梅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省党代会这一概念的提出,对珠海产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珠海确实具有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明显优势。珠海是珠三角经济圈中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同时也是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最具优势的城市。海泉湾和横琴长隆海洋世界项目,更是推动珠海休闲旅游业进入了新平台。另一方面,珠海人均收入相对更高,市民幸福感相对更强,也一直是珠海的一大亮点。
珠海重点发展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同时,通过香洲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横琴新区的开发,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其中的产业定位,也非常具有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基因。
党代会报告摘要
加快转型升级,必须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战略重点。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继续提升“广东制造”,大力强化“广东创造”和“广东服务”,加快构建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着力建设产业发展载体,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产业联盟,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引导转型升级的方向。
海洋海岛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机遇
作为一个现代化海滨花园城市,珠海是国内知名旅游点。美丽珠海、浪漫珠海、幸福珠海名声在外。
事实上,文化旅游产业成了珠海产业布局中不可缺的一环。
珠海有浪漫的城市景观,是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首个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城市。情侣路、渔女早已成为珠海的旅游名片,“沙滩音乐派对”、民间艺术大巡游、国际龙舟赛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影响力初现。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认为,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珠海可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不过,坦率地讲,珠海的海还不够漂亮,但加上城市的‘滨’,但珠海还是有竞争力的,珠海也是珠三角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珠海的人居环境很好,有较好的自然条件,也有利于人们休闲、娱乐的条件。”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向晓梅持同样观点。
向晓梅同时指出,珠海可充分利用海洋经济这个先天条件。“利用横琴新区、万山海岛等资源优势,发展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海岛旅游、深海渔业等产业,进一步为幸福导向型产业奠定基础。”
“珠海因海而名、因海而兴、因海而美丽,海洋是珠海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珠海的百岛优势得天独厚,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也曾要求,万山要把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置于优先位置,瞄准绿色能源产业、绿色海洋生物产业、高端海岛旅游产业面向全球招商。
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也是珠海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高栏突出抓好海岛、温泉、高尔夫、会展四大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在横琴,产业布局被明确定位为旅游休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中医保健、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等几大产业。不难看出,这些产业大多属于幸福导向型产业。省党代会提出这个概念和方向,无疑将对珠海的上述产业发展形成巨大推动。
去年,粤澳合作中医药产业园已在横琴动工开建;今年年底,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首期将开门迎客。随着一系列涉及民生的重大产业落户横琴,现代市民的幸福生活将得以提升。
让百姓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挑战
20年前,珠海因重奖高科技人员,吸引了包括“海归”在内的诸多高素质人才落户珠海。但时不我待,如今在人才争夺战的大环境下,珠海的优势显得不足。
珠海目前引进了10所大学,在校生也达到11万人,但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珠海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后留下来的并不多。有数据显示,珠海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比较稀缺。
究其原因,能否吸引人才除了靠政府推动,企业自身的条件同样重要。据了解,珠海经济规模总量偏小,产业聚集效应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依托产业平台的发展空间,人才聚集效应不足。
“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人才,另外还有创新的平台、重点技术的突破和新技术的运用。”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向晓梅指出,珠海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必须破除人才缺乏这一瓶颈。“人才聚集度不够,珠海还是要想办法为人才提供更多的配套条件,让他们真正在珠海宜居宜业,要留得住人才。”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则提出,珠海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要推动老百姓参与产业发展,改变由政府主导、外企投资,招聘外来员工来生产的发展路径。另外,还应走内需导向型发展的模式。
“发展了半天,怎么样让老百姓来共享这个成果?我常听到的一句话,是GDP年年涨,但荷包不涨,幸福型产业的发展就是要百姓幸福。”丁力认为,内需拉动地方发展有现实意义,珠海要从过去过度依赖大项目、政府投资、央企的模式中调整回来,这对珠海的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
“你产业发展满足老百姓,老百姓也来满足你。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产业市场需求的调整来配套,配套从哪里来?首先是本地需求。”丁力指出,如果没有本地需求的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
■方向
“幸福导向型产业,其实就是老百姓需要什么,就为老百姓创造什么。”丁力指出,首先要看珠海有多少产业是为珠海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条件的,然后要进一步研究,这些产业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哪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
“比方说你房地产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如果价格太高,让老百姓望尘莫及,那就算不上是幸福产业。再比如珠海搞大型机械装备制造业、搞旅游项目,之前都要琢磨一下,是否能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和促进收入增加。”丁力表示。
丁力认为,幸福导向型产业涉及方方面面,首先就要满足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活需求。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也认为,做好幸福导向型产业,珠海首先应满足本地居民的基本需求,“从房地产、菜篮子工程、医疗救助、教育、物业管理、交通出行等方面,逐步完善。”同时,彭澎还提出,珠海作为旅游城市,尤其要做好外来人口、游客的安排。在医疗体系上,做好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医疗救助,完善医疗救助体系。
“珠海环境比较好,可以吸引离退休人士到珠海居住。”另外,彭澎提出,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突出,养老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而珠海非常安宁舒适,对老人安享幸福晚年是一个好的选择。他建议,珠海可进一步完善医疗、健康、养生等产业。
南方日报记者 向松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