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风暴(12-43):微博成为公选公推干部的新手段
彭澎接受《南方日报》采访
题外话:广州市黄埔区玩出新招,让公推干部候选人玩微博,借机考察干部的沟通能力和个性。这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及当前最流行的信息沟通方式来考察干部能力的作法,确实新颖。当然,这仍是在技术层面的创新。但对干部的要求更加符合现实的需要了,让干部更多为大家所了解……
216名候选干部微博“秀”自己
时间:2012-05-22 作者:南方日报
广州黄埔创新公推干部展示平台
南方日报讯(记者/胡良光通讯员/郑伟德)候选干部的情况怎样?能力如何?可从实名微博直观了解。记者昨日采访获悉,广州市黄埔区在今年公开提名推荐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活动中,推出了“黄埔微博”平台;216名后备干部初步人选,均开设了实名制微博,“秀”出自己。专家分析,此举属于一个有益创新,有助于提高推荐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黄埔微博”与时下流行的各大微博最大的区别在于,只面向全区所有公务人员开放和使用。黄埔区在职在编人员,均由技术人员在系统后台为其进行实名注册,实名发布信息。
“前两年的公开推荐后备干部工作中,有些人反映公推过程不足以让大家充分了解候选人。”昨日,“黄埔微博”的主要“操盘手”,黄埔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沈凯说,其实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今年是黄埔区公开提名推荐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活动进入第三个年头,“黄埔微博”应运而生,成为人选进行自我展示的一个新平台。据了解,黄埔区65个单位向区里推荐了98人竞争10个正处级领导岗位,118人竞争20个副处级领导岗位。“黄埔微博”利用用户分类功能,对这推荐的216名后备干部初步人选、推荐人进行特别标记,鼓励他们使用网络语言,勇于自我推荐和展示。
“我涉过法”(从事过法律服务工作)、蹲过“街”(从事过街道城市管理工作)、治过“水”(曾在区治水办工作)、现在在搞“编”(区编委办)。请大家继续支持我!”候选干部徐洪成在微博中这样推荐自己。“加油啊,筒子们!”候选干部发言都十分踊跃。
沈凯认为:“黄埔微博”平台实现了公推“1分钟自我介绍”的有效延伸,使推荐人和评选团能随时随地浏览人选信息,看到初步人选工作以外的多面特点和表现,增加对初步人选的了解程度,提高推荐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经过约一周的运行,目前“黄埔微博”注册用户数达到3400多人,日浏览量超过3000人次,至统计时,已发表微博超过3500条,博文已超过500篇。一位50多岁的机关干部惊呼:“没想到啊,我也会用上微薄这么时髦的东西”
昨日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南方民间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彭澎表示,以往在公推过程当中,候选人往往是通过公示资料、现场演讲等手段进行展示,一些考官难免对候选人缺乏深入了解,只能凭一时印象来投票,这也影响到公推的科学性。此番黄埔区充分运用微博这种新型的信息化手段,来作为后备人选进行自我展示与被了解的一个新平台,而且是互动式的,可以转发、评论、回复,是一个有益的创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