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汽车200万辆是喜是忧
(2012-02-29 23:56:12)
标签:
深圳200万辆汽车时代中等发达国家交通拥堵车位杂谈 |
财经周评(12-4):深圳汽车200万辆是喜是忧
2012-02-29
彭澎
2012年2月27日深圳为第200万辆汽车发放车牌,并高调宣称进入“200万辆汽车时代”,一时在全国引发关注。
高调宣布肯定是喜事!因为“有车有房”在任何国家都是富裕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几天有关统计显示,天津、北京、上海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1.3万美元,达到富裕国家水平。深圳、广州人均GDP早就过万,并宣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从中国现代化进程来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就意味着汽车保有量的突飞猛进。深圳和广州大约是在2005年前后进入这个门槛的,许多家庭在那个时候把买车当成了家庭主要开支预算项目。据我的观察,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后,许多家庭开始考虑购置第二台车了。因此,深圳户籍人口300万,汽车保有量达200万,说明许多家庭已经拥有两台车,与欧美发达国家无异。
高调宣布也是一种提醒。发达国家给了我们前车之鉴,车多并不全都是好事。对于国家来讲,中国是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许多产油国集中地区都不太平安,中国的能源环境存有隐忧。而许多城市进入富裕、发达阶段,必然导致汽车拥有量的成倍增长,加重了国家能源负担。
其次,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北京、上海采取了严格措施来限制车牌(否则可能上海汽车拥有量不会比深圳低),深圳和广州会不会紧随其后呢?据我所知,广州有机构研究认为,2012年底是广州采取限牌等严厉措施的“时间窗口”,否则全城将堵得“水泄不通”。停车难也会更加凸现,毕竟许多楼宇当初设计时是按单车时代考虑的。据说,深圳道路车辆密度已经突破300辆/公里,位居全国之首,并超过了国际上270辆/公里的警戒值。静态交通将像动态交通一样受到关注。
再次,交通安全带来的后果考验着人们的承受力。许多新手、酒驾者、不习惯遵守交通规章者正成为“超级马路杀手”。如果没有汽车,可能这些人与“杀手”的称号无关,正是汽车让这些人变成“杀手”,而且可能一杀多人!如何培训驾驶员、如何教育小孩注意交通安全……亟待形成现代化的汽车文化!
当然,无论是喜是忧,有一点可以肯定,高速的汽车发展,将为我国带来许多难得的商机。首先,汽车产业将成为中国主要支柱产业,并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大国(无论是拥有还是生产)。其次,保险、二手车市场、维修业、洗车美容、停车等服务业将更加发达,甚至影响到其他各行各业。如不下车可以享受到的买快餐、办银行业务、汽车电影等服务。再次,汽车旅游成为一种大趋势,将使现在低水平的自驾游引向冒险游、跨境(跨国、跨洲)游,类似全国性租车(包括搬家货车)、全国性汽车协会(如美国3A俱乐部提供的各种服务)都将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作者是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