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风暴(12-4):广州配校车要花15亿可行吗?
彭澎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题外话:在现阶段,校车完全由政府来安排不太现实。如真要花15.7亿元来配校车,还不如直接为外来工子弟提供学位,或者提供免费公交卡。
帮政府算笔账:配齐“大鼻子”校车 广州要花15.7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12-01-07
作者:王志海 张立璞 吴梦纾
编辑此文
摘要:在昨日的两会中,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新一年广州应把“校车投入”纳入到公共财政预算当中。但据南都了解,广州市2011年财政广州市本级教育支出预算为30.8亿元,实际支出为31.5亿元,其中无任何有关校车专项支出。
在昨日的两会中,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新一年广州应把“校车投入”纳入到公共财政预算当中。但据南都了解,广州市2011年财政广州市本级教育支出预算为30.8亿元,实际支出为31.5亿元,其中无任何有关校车专项支出。而刚提交两会审议的2012年政府预算报告,教育领域今年广州市将投入35.3亿,增长率为10.4%。校车能否从中分到一杯羹还不得而知。
在《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第三条中明确提出: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据了解,在广州市2011年财政广州市本级教育支出预算为30 .8亿元,实际支出为31 .5亿元,其中无任何有关校车专项支出。
对此,在近日的广州市两会中,有不少代表和委员就表示,在新一年中,建议广州应该把“校车投入”纳入到公共财政预算当中。对于这样的建议,记者为此专门算了一笔账,针对广州目前需使用校车学生人数,在满足这些学生合理使用校车的情况,如果政府财政支出需要多少钱。
郑州宇通客车公司是《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强制标准的制定、修订者之一,目前国内多家学校采用的校车均为宇通公司的美式“大鼻子”校车。该公司驻广州销售代表张涛向记者介绍,根据校车车型、配置和核载人数的不同,售价也不一样,一般校车最便宜的为约25万元一辆,最好的校车也仅41万元。
目前国内学校采购的美式“大鼻子”校车,即型号为“ZK6100DA”的校车。这款车最多能装54个人,其中包括52名小孩子和1名随行老师及司机,是宇通公司核载人数最多的校车,在广州地区的净车价为41万元。
根据日前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的介绍,目前广州市包括从化和增城在内,有校车需求的学生将会超过20万人。以宇通公司“ZK6100DA”校车为例,一辆校车最多能装52名学生,那么全市大概需要3847台校车,以一辆校车41万的单价为标准,全市购买校车的总价约为15.7亿元。
政协委员韩志鹏
政府投钱责无旁贷
民办学校采购校车,一方面得不到政府和社会资助,另一方面营运又无利可图,那学生怎么才能坐上放心的校车?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校车牵扯面太广,所需资金太大,现在各级政府在国家校车征求意见稿具体意见未出台之前,不会有所动作。他认为校车的安全问题,政府责无旁贷,理应投入资金,也可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再就是学校出资一部分,几方面结合来推动校车的安全。
社科院研究员彭澎
如何分摊需细化
而针对《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这一内容。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表示,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清晰和完善。比如财政资金,地方和中央分摊,怎么个分发。地方由哪一级为主,而草案中表述为县一级。那么政府承担内容里,会不会面向所有的学校提供校车?“比如公办学校,它也要校车,你给不给?”或许实际情况是,它根本用不着。如果只是针对民办学校,外来工学校要给,那么贵族学校给不给呢?这里面的标准怎么操作?“这些问题后面都还需要很多细则来规范它”。
■个案
投入校车越多,亏损越大
一所民办学校的校车运营困境
作为白云区一所民办学校的校车主管,陈峰手里管理着7辆校车,负责每日接送学校的800余名学生。 陈峰经常犯难,提高校车费,那就意味着生源的减少,农民工子女也可能因此辍学;若一味地亏损,民办学校又不是慈善机构,办学同样要赢利。
在没有其它补贴来源的情况下,只有拆东墙补西墙,学生的伙食费于是也成了“唐僧肉”。
校车运营的账本
陈峰的手里,只有7辆校车,且校车大小不一,核载人数也不等,加上租用的两台校车,一次也只能接送400名学生,剩下的一半学生,还需校车重跑一趟。由于大都外来工子女家住较远,校车最快接送完一趟也要半个多小时,两次接送往往发生时间延误的意外。
民办学校的学生,父母打工住得分散,接送地点经常改变。一般每天上午,校车是挨家接学生,到下午放学又送到家长工作的地方。比如信丰纺织城,早上接的时候一个学生没有,下午送的时候有几十名学生在这里。虽然路线非常杂乱,但是学校尽量给家长提供方便。
学校也想改变这一困境,但采购添置新校车的成本太高,且校车都在亏本运营,学校不愿投入资金购买校车。
伙食费补贴亏损
根据相关的规定,校车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购校车平均花费为每辆20万元,陈峰说,因为校车运营基本无利可图,投入的校车越多,亏损也就越大。学校因此经常以超载或者用黑校车来运营。
再者,外来工子女上学经常跟随父母变动。今年学校有800学生坐校车,明年或许更多,但也可能会减少,如果减少了,投资购买的校车就成了累赘。
为了节约校车开支,陈峰每天都在忙碌,从校车出发时间到行驶路线,以及涉及的155个点和17条主要街道,都有详细记录备案,每天都在统筹优化配置,把费用减到最低。
除此以外,陈峰还坦承,手下的9名校车司机,只有一人签了长期合同,其他8人全都是聘请的司机,类似于钟点工,早晚按点开校车,也为学校节省了一笔开支。
就是如此的精算,购买校车的成本也难以收回。陈峰说,不少学校还在学生的饭菜里做文章,克扣伙食费,填补校车亏损。
陈峰统计后算了一笔账,学校9辆校车(包括租的两台校车)每月维修费2000元、汽油费6000元、司机工资11000元、随车老师补助1800元、租车费40000元(每台校车租金2万/月)、保险等杂项14000元,支出一共74800元。陈峰以学校800名学生乘校车,每人每月100元计算,校车费每月收入80000元,收支较为平衡。但这还里不包括校车购买的成本费。
策划统筹:南都记者 王震华 张立璞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王志海 张立璞 吴梦纾 实习生甘昕鑫 制图张许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