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分入户政策不能搞“被迫捐款”

(2011-11-15 00:07:52)
标签:

广州

积分入户

社会服务

外来人口

择优录取

杂谈

广东改革(1127):积分入户政策不能搞“被迫捐款”

彭澎

 

广州第二批积分入户申请截止,8000人抢2000个入户名额挤爆头,许多外来工选择献血、做义工、做慈善等方式来提高得分,有申请者更要依靠突击捐款来增加积分博入围。第二批积分入户最终名单,将在1130日前公布。

积分入户政策总体上是一项好政策,是在保留户口制度的前提下的一项补充性措施,但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广东全省3000万外来人口,每年提供18万个积分入户名额,全解决要100多年,僧多粥少,当然得挤破头了。但如果要全都解决就等于是取消户口制度了,而政府为每一个外来人口解决相应的社会保障要花费大笔财政。因此,只好“择优录取”了,但建立的门槛对一些真正的农民工肯定是不利的。

广东省政府《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规定,“外来农民工参加社会服务(5年内)也可积分。比如,参加献血每次2分,参加义工、青年志愿者服务每满50小时积2分,慈善捐款每千元积2分,每项最高不超过10分。”将积分入户与慈善、义工、鲜血等事项挂钩是否具有合理性呢?本来参加社会服务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为了积分去勉强参加就有点刻意而为,很可能一旦拿到户口就“报复性”地不再参加社会服务了。因为他可能认为当时是“被迫”的。可否规定,两年前参加过社会服务的才可计分,不要“专门为此”参加社会服务!

其实,“加分入户”似乎已被政府藉以“刺激”外来人口“奋勇争先”的有力武器。例如,广州准备对有突出贡献的出管员实施加分奖励,优先入户广州。也有人提议将见义勇为作为积分入户加分项。在我看来,本来鼓励居民见义勇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是不分本地居民和非本地居民的,但现在好像对非本地居民有了这样“门槛”以后,变得本地居民好像做这些事上没有非本地人更有“义务”了。这使得做好事变味了。但不这样,又能以什么来评价“积分”呢?

就跟高考原来是100分是满分,但100分太多,就搞成120分,20分加分是额外的比较;但现在120分也不能分出高下了,于是加分变成了50分,满分成了150分了。要求外来人口参加社会服务就好像要求本地人做到100分就是满分了,外来人口要做到120分才等同于本地人的100分,但太多外来人口愿意做到120分后,就又加上见义勇为、突出贡献等加分,成了比本地人高50分的150分了!这真是“高考思维”的活学活用!

根据《广州积分入户指标及分值表》,除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服务外,毕业院校、表彰奖励和投资纳税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加分。而在表彰奖励项中,44项“广东省保留的党政机关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中,有27项明显面向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及个人。只有6项主要面向基层劳动者。如“优秀城市美容师”和“羊城市容环卫杯”竞赛评比一项。因此引发了关于积分入户“门槛过高”“嫌贫爱富”的质疑。

理智地看,只要有“积分制”肯定是“嫌贫爱富”的。就跟投资移民、技术移民一样,哪个国家不是嫌贫爱富啊?不可能专门设立一个“积分制”来专门选穷人、普通人!从增强地方竞争力和提供人口素质来讲,也是要“择优录取”的。如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彻底取消户口制度,而这是一会半时无法做到的。

在积分入户中,什么应该纳入加分项目?哪些应该排除在外?换言之,积分入户该怎么加分?在实在的,就此项政策而言,确实找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和加分项目,能想到的都被“挖空心思”想到了,再加也是“嫌贫爱富”、“择优录取”的内容。客观地讲,毕竟积分入户也算给了部分外来人口以出路。有好过无,我们只能耐心地等待取消户口制度那一天。另一方面,切实解决外来人口在本地工作期间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问题,让外来人口享有与本地人口一样的市民待遇和尊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