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子城管能体现柔性执法吗?

(2011-11-04 00:17:41)
标签:

女子城管

城管形象

女子特勤队

柔性执法

城市风景线

杂谈

热焦点评(11227):女子城管能体现柔性执法吗?

彭澎接受《南方日报》采访

 

题外话:女子城管有可能被认为是做秀,是“花瓶”,哪怕练习拳脚也会被当成是“花拳绣腿”。实际上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身就有装点城市风貌的意义,与女子交警、女子骑警一样,在哪国都是如此。

可是中国城管是有特殊意义的一支队伍,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许多特点和现实矛盾。在国人的心目中城管总是较为负面的形象,如果通过组建女子城管有助于改善形象,也是成功之举。

当然,更深一层,还是要体现柔性执法,改变过去较生硬、较粗暴的方式。反过来也可能减少暴力抗法等情况。不过也不要对其期望过高,否则全部城管都用女子不就解决问题了!

 

穗城管女子特勤队重现街头

拉近与市民距离,改变城管传统印象

2011113日《南方日报》

 

城管女子特勤列队出发,徒步在街上巡逻。 刘可英 摄

 

近日,在花城广场、人民公园等广州窗口地区,市民惊喜地发现:曾一度消失的女子城管队又出现了。记者从城管部门证实,亚运会期间备受各界赞誉的亚运女子特勤大队近日已完成重组,变身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女子特勤队,重现羊城街头。

昨日,记者随同这些巾帼城管们走上街头,贴身体验她们的巡检工作。

上午9点,市城管5名女子特勤队员从市城管监控指挥中心列队出发,徒步前往人民公园巡逻。这些队员,均统一穿着城管制服:淡蓝色上衣、军绿色裤子。与男队员不同的是,他们还戴着贝雷帽,系着红色领带,并化了淡妆。5名队员整齐地排成一列,齐步前进,成了一道风景线,经过解放北路、府前路等路段时,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到达人民公园后,特勤队即对公园周边开展巡检工作。巡逻开始后,不少市民就过来向女子特勤队员们问路,队员们也都认真为之指路。

你好,越秀区政府怎么走呢?特勤队员在人民公园附近巡逻时,市民陈姨走过来问路。该队的教导员龚蔚云当即停下脚步,向陈姨做了介绍,详细指出往哪个方向走,在哪个路口拐弯。陈姨当即对龚蔚云表示感谢,并称赞女子城管队员态度好,热情!

队长张扬介绍说,她们巡检的地点主要是人民公园、花城广场等城市形象窗口,主要通过教育和劝导等方式,纠正周围报刊亭占道经营的行为、小摊贩乱摆卖行为,以及乱丢吐、攀折花木以及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另外还会为市民提供问路等便民服务。

对于新生的女子特勤队,市民大多给予称赞,不过也有市民质疑其形式多于实际。家住百灵路的袁阿姨表示,女子特勤队形象很好。一同在人民公园跳舞健身的市民谢阿姨、江阿姨表示,她们昨日第一次看到这些女子特勤队员,觉得这些队员整整齐齐,又靓又醒目,对维护公园的环境有帮助,很不错,同时希望她们能够管理一下公园的流浪乞讨人员,治理公园中乱丢吐等不良现象。

据了解,重组的队伍成员大部分来自于亚运城管综合执法女子特勤大队。该大队于去年823日临时组建,其中包括1个直属中队、10个区中队,共有女队员189名。

而选拔的条件也可谓不低。作为树立城管新形象的特勤队员,这些队员的基本条件都是形象良好,身高162厘米以上,而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同时,学历方面也要求大专以上,并且要有一门以上外语基础。据介绍,1028日首批培训结业的52名队员中,党员34名,大学以上学历有48人,包括3名研究生,平均年龄29岁。

这些在编队员,基本上是在市局(分局)机关和直属分局(直属中队、街镇执法队)中选拔产生,并且大多曾经是亚运期间的特勤队员。以昨日参加执勤的5名直属中队队员为例,她们均从广州城管系统的公务员中选调而来,其中4人曾在亚运期间当过特勤队员,已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这些队员于10月开始招募选拔,并于1017日至1027日进行为期10天的岗前培训。

据了解,女子特勤队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法律知识、基础英语、基本医疗常识、仪态培训、防卫拳等等。广州市城管局还请来专业美容师对女队员进行仪态的培训,教她们如何化淡妆和职业正妆。广州市城管局副局长丁岩表示,在工作中,只是建议女子城管执法队员化淡妆,并没有硬性要求。而她们的日常工作,分别由市局督察分局和各区城管执法分局组织指挥。在编女子特勤队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维持原来的水平;加班的还可获取补助。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的城管往往是由男性担任,其形象更是刚气十足,执法中带有很大的强制性。

较之于男性,女性往往显得更有亲和力,在热心、细心、爱心、耐心四个方面,也要略胜一筹。

2010823日,为保障亚运期间的城市环境,广州城管临时组建了女子特勤大队。

去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她们面带微笑地制止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态度亲切地纠正商家违规经营,市民们称她们是城管玫瑰。据统计,在这段时间,全队共出动12000余人次,劝导流动商贩4025宗,纠正占道经营1904宗,劝阻不文明行为3347宗,上报12319专线303宗,协助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6人,共提供便民服务2595宗,派发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亚运知识宣传资料6000余份,微笑宣讲亚运知识840人(次)。

她们这些举动也得到了网友的称赞与认可。有网友认为,女队员更具亲和力,更能发挥表达能力强、耐心细致和富有爱心的优势,城管执法过程中,特别是违法当事人中有些是女性,男性执法队员不方便处理时,女执法队员更显现独特优势;并且,美女当城管人员可以打造城市名片。广州市长万庆良曾为女子特勤大队题词:花城新亮点。因属临时组建,在亚运结束后便解散,不少市民颇感惋惜。

为适应城市客观需求,同时考虑到市民意见和城市形象,经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广州市城管局重新组建女子特勤队,同时给予正式定编。

亮点

不做花瓶,该处罚时不手软

家住黄埔的市民李先生表示,他看到女子特勤队整齐地排成一队巡逻,担心这是作秀,恐怕形式多于实际。网络上也有类似的声音。网友莫浪废名担心:女子城管会不会只是个花瓶?

这种担忧其实并非空穴来风。日前,网上也传出了5年前成立的上海女子城管巡逻队解散的消息。据报道,该队解散的原因主要是女性队员的柔性执法遭遇现实尴尬。对于女性城管队员,大多数非法乱设摊的摊贩并不买账,依旧我行我素,女子队员也无可奈何,难以发挥劝导作用,只能作为巡逻队伍出现。时间一长,就变成了花瓶

对此,丁岩表示,广州城管女子特勤队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创新上层面上,它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要拒绝当城市管理的花瓶和摆设。老百姓要看到的是整齐有序、管理有章的城市坏境,而不是风景线。

广州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其执法方式是教育劝导为主,不能理解为说说而已,做做样子,视而不见,对拒不听从劝导,一意弧行肆意违法的人,必要时同样该处罚时就处罚。

专家点评

城管柔性执法应不分男女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广州城管近年来一直在提倡柔性执法,防止野蛮执法、粗暴执法现象。由于在公众的印象中,女性无论是在外表还是性格方面,都具有柔性的特点,成立女子城管队伍也是契合柔性执法的理念的。并且女子城管执法,也更容易为执法对象接受,譬如乱摆卖的小贩,如果遇上女子执法队员,他们即使要动粗也不好意思。这些都有利于改善城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彭澎还注意到,目前重组的女子特勤队,不仅仅是在性别上做文章,同时注重提升她们的内涵与素质,这些队员都具有高学历。这支特勤队伍在城市形象窗口执勤,既可以对乱摆卖的商贩形成压力,也能改变城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具有合理性的。

不过,彭澎也指出,柔性执法不是简单地以性别论,柔性执法并非等于女性执法,事实上,它所指向的是城管执法方式与工作手法。他总结说,首先,柔性执法不分男女,男性城管也要柔性执法;其次,男女有别,女性参与执法有其优势,男性执法也有其必要性,特别是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如强拆违建、驱赶乱摆卖的小摊贩,由男队员执法则更加合适。

纵深

以柔济刚折射城市管理新理念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矛盾易发、多发。城管作为一线执法队伍,直接与市民、小贩接触,二者矛盾尖锐,往往容易发生冲突。

城管女子特勤队的成立,是广州摆脱城市管理困境的策略之一。

传统上,城管的管理手段往往是以围堵治理式管理为主,管理目标也集中于治脏、治乱、治差。而去年亚运期间,女子特勤队灵活运用说、劝、引、帮等柔性执法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和纠正违法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巡查过程中,执法相对人普遍接受这种方式并能自觉纠正违章行为,避免了矛盾冲突的产生,拉近了城管执法人员与市民群众的距离。

这种管理成效的取得,得益于管理理念的转变,围堵治理的方式已逐步让位于教育式服务,而管理目标也转向了做细、做优、做靓。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就认为,成立这支队伍,表面上是为了树立城管的新形象,而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从原来的围堵式治理走向了教育服务,以缓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城管女子特勤队的恢复组建,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更多地肩负着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探索后亚运时期城市管理工作思路的重大使命。丁岩如是说。

近年来,广州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屡有突破,不仅仅成立了女子特勤队,还设立流动摊贩疏导点,一改以往对小贩的围堵治理方式,逐步走向疏导和服务。从管理到服务,折射出的是城市管理的新理念:城市不仅仅需要刚性的管理,也需要柔性的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刘可英 见习记者 黄少宏 通讯员 张运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