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同城化须落实为居民“同城感”
(2011-09-07 23:59:49)
标签:
广佛同城化同城感广佛肇经济圈无缝政府一体化房产 |
广东改革(11-15):广佛同城化须落实为居民“同城感”
2011年09月07日 羊城晚报
首席评论
□彭 澎
今年6月30日广佛肇三市政府联合发布的《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年)》,近日公开印发,提出到2012年基本实现广佛同城化;到2015年全面实现广佛同城化,基本实现广佛肇一体化;到2020年全面实现广佛肇一体化,率先实现现代化。
同城化与一体化有没有差别暂且不说,但它们的指标是什么呢?根据规划,有关指标包括通信资费一体化,电、油、气力争同网同价,无缝化区域公交对接,设立回程出租车候客点,推广岭南通、旅游一卡通、医保健身一卡通,形成生产和生活高度一体化的一小时经济圈……等等。这些应该都是民众能感受的东西。其实,政府提出的“同城化”,必须落实为居民的“同城感”。
具体来看,规划谈到了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八大方面,应该很全面,但要落实仍有难度。举例来说,一是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出了“双核双环十九射”道路结构,但现今广州绕城高速与佛山一环的对接就很不理想,许多道路交接处并不顺畅;二是构筑世界级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的金融、商贸、汽车、光电等产业广佛都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如何协调形成共赢并不乐观;三是维护可持续的区域生态环境。虽然提出建设区域绿色屏障、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联合防治环境污染等很有针对性的领域,但至今广佛肇在水污染、空气污染的防治方面进展有限,尤其缺乏跨境的监督、处罚机制;四是营造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空间。提出了构筑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在现实中三地的房地产政策并没有协调一致,如当广州限购时,佛山在争广州客,而佛山不得不限购时,肇庆又在争广佛客,形成房价的逐城上涨。同时,广州保障房不够用,佛山保障房却闲置严重;五是促进全方位的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是将肇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还是把广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进去呢?而广州用地十分紧张,肇庆能否按一体化要求提供相应的用地指标呢?六是加强多元化的和谐社会构建。规划提出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但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方面要实现同城化十分艰难,如教育资源的共享,医保的互认,社保的转移,治安行动的协调等必须具体对接;七是打造国际性的岭南文化中心。规划提出面向全球化打造“文化广佛肇”,但至今没有看到三地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合作举措;八是深化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格局。规划很理想地提出要发展三大经济圈的合作、港澳台合作、泛珠合作、与东盟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合作,几乎能想到的合作层面都涉及到了,其实,这些合作更多是在珠三角层面,而不是在广佛肇经济圈,不能将广佛肇脱离出珠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
好在规划较为清楚地在保障措施上涉及到同城化和一体化的难点,提出建立区域合作机制,要求加强规划衔接、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完善区域合作政策。其中,提出的打造“无缝区域政府”多少较为理想,但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定期督办、评估检查,应该说还是指出了多年来同城化问题所在。这些不落实,居民没有同城感,同城化就谈不上!(作者是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