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交通运输单车限行广州自行车道滨江路杂谈 |
热焦点评(11-172):广州要不要单车道?
彭澎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题外话:当年,东风路限行单车,是让路与机动车,并且被当作成功的经验。随着公共单车的出现,单车的地位也应该重新审视。可是,在亚运会之前,广州许多路段恢复了单车道,哪怕有些是在人行道上。但最近却传出滨江路限制单车道的消息。显然,广州到底应该对单车采取什么政策还有点混乱!
滨江路单车道“是调整非取消”
市交委表示治堵39条原定三年完成,预计整个工程耗资8000万元
2011年08月29日南方都市报
继8月1日市政府公布30条治堵方案,近日市府再次公布“39条交通拥堵黑点及片区治理细则”。“细则”中第21条“取消滨江路沿线两侧非机动车道设置双向4条车道”的措施引起市民热议。
据悉,这次市政府公布的“39条交通拥堵黑点及片区治理细则”治理措施,是源自8月初公布的30条治堵方案中第27条。根据该方案解释,一个拥堵点的缓解很可能会导致另一个拥堵点的产生,所以需要建立全市交通拥堵点滚动整治机制,平衡交通流量,提高道路系统对突发性拥堵的适应能力。
据了解,这次的“39条”原定通过3年时间完成系统施工,今年将完成12项工程(10个拥堵点+2个片区),主要集中在海珠和天河区;明年完成14个点,剩下的在第三年完成。预计整个工程耗资8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今年的12个工程耗资2500万元左右。如果资金到位情况良好,则也可加快施工速度提前完工。但据交通治理人士说,如果39个点同时施工,一定程度会增加广州城的新拥堵,因为施工占用道路资源是必然的,所以“施工排序应该尽可能合理以减少拥堵”。
■走访
滨江路
单车北段走绿道南段走人行道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从上渡路口滨江东路段一直驱车向滨江西行驶,机动车道不断“缩窄”,上渡路口以东是六车道,以西变成四车道,继续往西行至怡乐路口变成了两条机动车道,从怡乐路口行至海印桥脚路段一路“双向”塞车,西向行驶的机动车更“排队”占着自行车道行驶,完全把自行车道当机动车道。
按照“39条交通拥堵黑点及片区治理细则”,如果目的是要将原来的机动车两车道调整为四车道,则主要是在滨江东怡乐路口至海印桥这一段的自行车道取消,以改变目前该路段两条机动车道的“拥挤”现状。
昨日下午4时许,海印桥滨江东路口发生一起小交通事故,一名骑自行车的妇女过马路时被一辆吉普车“碰倒”,以致本来就拥挤的滨江路开始塞车。像这种“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的状况也非首次发生。
对于滨江路自行车道被取消,每日骑车上班的市民黎先生说,取消北面沿江的自行车道白天影响不大,因为江堤上就可以骑车,但一到傍晚六七点,江堤上行人很多,就容易碰撞行人。而南面由于人行道窄,取消自行车道则影响颇大。
广州自行车爱好者社团“拜客广州”发起人之一陈嘉俊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决定”。他希望滨江路能变成一个非机动车区域,“如果珠江两岸都被机动车占据,那夏天经常来此乘凉或者平时来此游玩的市民,可以去哪里呢?”
对于滨江路取消单车道一说,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说,这次治堵没有取消自行车道,只是在海印桥以东至怡乐路口约300米路段对自行车道进行整改,即北边的绿道在江堤上是保留了的,而南边是把车行道上的自行车道调整到人行道上了,并没有取消。
天河客运站
增加的士专用道的哥竖拇指
这次市政府公布的“39条”,可谓有赞有弹,除了第21条的滨江路取消自行车道非议者众外,龙溪大道、广佛路口、芳村大道西等路段改造被一名老司机认为是进一步“打通广佛同城”。
此外,宝岗大道南田路及江南西路的措施也被老司机竖起拇指——调整公交站场将大力增加路面通行能力。记者昨日下午走访宝岗大道所见,临近广百的江南新村段公交战被改进“缩入”人行道后,增加车道后的车辆通行能力确比之前有好转。
天河客运站将增加出租车专用道的措施也很受的哥欢迎。经常来此载客的司机陈师傅说,他每次载客起码要20分钟,甚至30分钟。也有司机反映在该站载客起码需要15至20分钟。当得知客运站将增加出租车专用道,司机纷纷表示欢迎,有出租车司机说,“如果新增两条出租车道,这样就不会排这么长的队了,也会减轻这一段燕岭路的压力啊”。
江南西路口
应解决公交车出站拥挤问题
除了“赞”和“弹”,这次的拥堵黑点也有被专业人士认为“不痛不痒”的。中大智能交通研究中心博士沙志仁说,他认为第18条“江南大道-江南西路口:拆除南进口部分绿化带,增加一条直行车道,优化信号控制,减少信号周期”几乎不起作用。
沙志仁说,他家附近就在江南西,南进口拥堵原因不是缺少一条直行车道,而是在公交站出站处车辆交集严重,他建议这个治堵措施暂缓实行。此外,他还建议这次治理拥堵点,可采用交通仿真技术,用电脑模拟效果再执行。
■声音
单车交通功能 到底是增是减?
这次治堵措施大多治标不治本,比如滨江路取消自行车道引起市民热议,可见政府对自行车在城市交通功能中定位模糊,“天河一带在亚运前增加自行车道,滨江路却说要取消,自行车在广州的交通功能上到底是增还是减?”2000年左右机动车猛增,东风路取消自行车道也曾有效解决拥堵问题,但那是相关部门应对单车数量作了准确统计后作出的决策。
——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彭澎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芬 李向新 实习生 卢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