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展汽车三大优势,形成三大基地
(2010-04-01 00:56:19)
标签:
汽车产业三大基地汽车城广州汽车优势财经 |
广州发展汽车三大优势,形成三大基地
彭澎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报道2010-03-25
2010年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将达产值3000亿
摘要:广州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昨天有消息称,广州正在申请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并可能入围新一批试点城市。据广州市经贸委统计,2009年广州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250亿元,同比增长21.63%;产销汽车116.39万辆和116.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08%和32.52%。力争到2010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作为广州汽车布局重地,花都、南沙和增城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约而同将支持汽车产业继续发展作为工作重心。业内人士认为,广州汽车仍将领跑全国。
花都、南沙、增城的汽车产业之路
3月10日,花都、南沙、增城同一天作区政府工作报告。花都区长林中坚表示,花都要“打造国际一流的汽车城”。为实现这一目标,花都2010年将加快推进东风日产产能扩建,按时完成东风日产产能扩建发动机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积极跟进雷诺汽车、日产电动汽车项目,提前规划并预留好发展用地;加快汽车城二、三期的开发建设,强化对汽车零部件生产、汽车金融、汽车文化、汽车贸易、汽车检测和维修、汽车运动等领域的招商;支持炭步镇、赤坭镇承接汽车城的辐射,大力发展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新型制造业。
同日,南沙区长罗兆慈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南沙要大力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重点以乘用车整车项目为龙头,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着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汽车制造基地。
增城的汽车产业也迅猛发展,3月10日,增城市市长叶牛平表示,将"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等高端制造业。要着力在扩大规模、增强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上下功夫。"当前增城要依托广汽本田增城工厂扩大产能,加快推进广本发动机、广本研发中心、广汽SP件物流生产配送中心等项目动工建设;认真分析广本零部件供应商在我市和其他区域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招商力度,努力引进一批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零部件以及产能扩大企业,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配套比例,完善和拓展汽车产业链;努力创造条件引进大型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进一步做大汽车产业规模。
为做好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工作,增城市今年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统一部署、市镇联动,认真做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引进和招商工作,加大扶持和培育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力度。尽快掌握广州本田的生产计划和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计划以及投资需求,组成专门小组点对点落实招商引资计划,确定具体地块承接项目,加快培育产业集群。
2010广州力争汽车产值3000亿
广州汽车产业呈三足鼎立格局。北部以东风日产乘用车为龙头,以花都汽城为中心,形成了集整车生产、零部件生产、汽车研发、汽车教育、汽车贸易等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南部以广州丰田为龙头,以南沙国际汽车城为中心,形成了集整车、零部件、汽车物流等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东部以广州本田为龙头,以广本第一、二工厂、本田(中国)出口工厂、东风本田发动机厂为支撑,以广州开发区、黄埔工业集聚区、增城工业园区为载体,集整车生产、零件生产、汽车研发、汽车贸易等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广州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博士点评三区汽车产业时说,三区汽车产业维持鼎立局面。三区主要产销的汽车都是世界主流品牌,并且南沙与花都已形成了强势品牌,花都更是广东省第一家汽车产业基地。相比其他两区,增城是后起之秀。增城起初的产品定位是专用汽车、大客车、非主流轿车,下一步可能会打造汽车城。虽然起步晚,但增城的土地空间大,具有配套厂家,日后生产的车型可能会更多。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教授认为,南沙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在于其靠近临港工业区,环境比较好。增城产业规模不太大,牌子不那么响,可以打本土市场为主,并在物流配送体系上做文章。
广州的汽车产业之路越走越宽。广州市外经贸局此前在《关于加快我市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力争到2010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整车及零部件出口达到18亿美元。
三大汽车生产基地的产业扩张步伐也在加大。去年5月,位于南沙的广汽丰田第二生产线投产,产能新增16万辆。东风日产也在去年宣布,将投资50亿元在花都扩建新厂。据悉,新厂计划于2012年建成投产,最大产能将达至24万台,连同现在花都年36万台的生产能力,东风日产在花都的产能将一举增至60万台,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随着第三代奥德赛新车上市,广汽本田增城工厂产值不断提高,拉动汽车制造业增长。
林江教授认为,三区汽车产业存在竞合关系。“理想上,各区互补更好。但是每个城市在发展中,主要以G D
P的增长为出发点去考虑产业布局。政府与企业、省政府与市政府的想法都不一样,这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汽车市长为何不做底特律
在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的眼里,广州不做底特律。日前张广宁两会期间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广州不可能像底特律那样,广州还是广州,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其实你看看东京,也有很多汽车厂在那里,但东京也不是汽车城,所以广州还要继续发展第三产业。
或者广州的“底特律”只是说明广州汽车产业的强大。据广州市经贸委统计,2009年广州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 2 50亿元,同比增长21.63%;产销汽车116.39万辆和116
.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08%和32.52%,广州的汽车产值占全省的7成份额。汽车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增强。
“从日前生产量来看,广州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汽车在广州三大产业中一枝独秀,是广州经济的主要依赖。”彭澎博士说。广州曾提出要打造中国的底特律,广汽也是广州唯一一家资产上千亿的企业。起初,广州的产品定位是中高档,现在则扩大到中低档。自主品牌出来后,广州中档汽车将有大的发展空间。
彭澎博士认为,广州发展汽车产业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靠近消费市场,大量汽车在本地市场就可消化;第二是车型较好。日系车是世界的主流车型,国人乐于接受日系品牌;第三是政府把汽车作为第一产业来打造,非常看重和用心。张广宁就是著名的汽车市长。
“但是也有劣势。”彭澎博士认为,缺乏研发力量,缺乏高端和自主品牌,将对广州汽车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彭澎博士建议:第一,汽车产业结构应该多样化。产品结构上要增加高端产品;生产厂家结构上,除了日系车,可以瞄准德国车。第二,要加强品牌质量。日系车最近在美国受到重大打击,要防止这种影响波及中国。要坚持质量是第一生命力,并加强售后服务。第三,要发动资本市场的力量。在发展之初,主要由政府投资汽车产业。现在应该搞上市,使资金循环更加良好。第四,应考虑推出自主品牌。花都已有研究院在研发自主品牌,但是能否成功研发,研发出来能否在市场上站住脚跟,还有待观察。
地理纵深
广州、上海:
90后与70后的PK
随着广州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广州、上海争做中国汽车产业一哥的言论也越来越多。有人戏称,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上汽与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广汽之间是“70后”与“90后”的PK。
据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上海汽车产量125.03万辆,同比增长55.0%;轿车产量122.46万辆,同比增长55.5%.应该说从产量来说广州、上海这两年咬得紧。去年上海的增速要高于广州13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认为,广州汽车工业和上海相比,应该说各有优劣。上汽集团与德系的大众和美系的通用合作,自主品牌发展得也不错;广汽选择与日系合作,代表的是最先进的技术,而且它更符合汽车发展的趋势,更容易获得市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