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裸婚户口户籍管理制度 |
财经周评(10-4):“裸婚”的难点在于户籍管理?
彭澎
不买房、不买车、不买钻就结婚算是“裸婚”,因高房价的影响,有无房子是裸婚与否的标志。又由于婚房的买家主要是男方,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丈母娘刚性需求”。但当人们把指责的焦点指向女生重物质、有依赖思想时,却传出“裸婚”难以实现关键在于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其中包含的计划生育控制手段。
新婚一族是否一定要有产权的婚房,这是有争议的。认同者觉得,安居乐业,没有自己的房子,怎得安生,如何嫁人?即使自己没有购房能力,也可以由父母支付首期,否则就在父母家“啃老”,赖多久算多久;反对者认为,年轻人没有能力买房是正常的,甚至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租房也能结婚,这在西方国家亦是如此。
但现实中,不买房就结婚还真是不行。按现行制度,结婚登记要有户口才能办理,如果户口在单位集体户口上,则结婚后就被要求迁出,当然还可以拖一拖;但如果户口在人才交流中心,一旦结婚就一定要把户口迁走,拖一下也不行。由于越来越多的外来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是把户口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把户口迁出来就必须要有直系亲属,否则就得有自己的住房,再否则就办不了结婚登记。原因据说是人才交流中心无法承担计划生育监督责任,一票否决权大多由工作单位或街道居委会承担,而人才交流中心是没有条件实施监督并承担相应责任的。
于是乎,为了结婚就得买房。但这部分人占新婚家庭多大比重呢?毕竟新婚男女双方有一方父母在本地也就不存在类似问题,因此我估计这个群体不算太多,但加上农民工数量就可观了。但他们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对于户籍管理制度导致其不能结婚十分不满,并把原因归结到高房价上,认为如果房价不高就可以买得起房、结得起婚。向我报怨的记者自称在广州算是中等收入的白领,能接受的房价市区可以到1万元,郊区可以到8000元,但目前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婚房,对高房价可能对人才产生挤出效应很是担忧。因为面对我质疑相关群体的特殊性时,据称还有一些海外人士本欲前来创业投资,但高房价不仅使其自己生活成本太高,还使招聘高素质人才难以实现。
就新婚一族来说,双方父母都不在本地的要实现理想的“祼婚”,怎么才能让这部分群体不买房就能结婚呢?我想可以由政府大力兴建经济租赁房,并降低门槛给这部分群体登记集体户口,以一年以上的租赁合同确保物业管理机构协助居委会进行计划生育管理,从而实现“裸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