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破解广州塞车之困局?

(2009-10-17 11:52:30)
标签:

房产

困局

交通量

公交系统

政务

广州

如何破解广州塞车之困局?

彭澎

 

国庆长假一结束,广州又复塞车如旧。人们大多把这归罪于道路大维修,而这是亚运交通项目赶工,不足判断广州常年塞车之根本原因。有媒体认定与城市功能规划失误有关,首当其冲的是政府部门拥挤在旧城区。

其实,细细考究起来,原因大约有这么些方面:一是城市功能区规划和建设杂乱。我们的城市是按行政区域来规划的,如天河区、白云区在设立之前是没有什么规划的,而一旦设区后则自成一体,政务、商务、生活居住等等应有尽有。但其自身又无法独立运转,各区之间存在通勤,于是相互之间的交通量十分巨大。又如珠江新城是广州规划的新城市商务中心,但其间有许多政务中心功能,如政务服务中心、新闻中心以及一些政府机构,还有庞大的居住区,因此,珠江新城其实是商务中心、政务中心、居住中心的乱杂区域。各种交通流动交叉繁复,还没有完全建成就有塞车乱象。

二是郊区化居住并不方便。郊区化可以抽疏老城区人口,但较低的房价又因较高的路桥收费和时间成本让相当部分市民望而却步,甚至出现了所谓“返城运动”、“逆郊区化运动”,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趋势相反。

三是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没有较好地发挥减堵作用。广州已经通了几条地铁线,但交通堵塞并没有因此而舒缓许多;公交车增加不少,并设立了公交专用线,但公交速度并没有提速多少,反而因线路、站场设计问题成为添堵的对象。

四是政府设立在中心城区增加了庞大的交通量。我国政府仍是全能政府,去政府上班、办事、开会是主要交通流量。一些城市把政府搬迁到新城区,引导和分流了部分交通,对舒缓老城区交通有利。广州早期曾有把政府搬迁到珠江新城的设想,但从目前来看,珠江新城的功能已经太庞杂。越秀区作为政务中心区,政务交通流短期内是无解的。

五是对私家车不设限导致汽车拥有量大增。汽车是广州第一大产业,多年来,广州坚持不对汽车上牌设立门槛。但收取拥堵费、实行单双日上路、增加上牌费用或限制上牌的呼声从来没停过。限制汽车的使用与增加汽车的生产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如当初全世界都认为中国不能走西方发展私家车的道路,但中国人确把拥有汽车当作现代化生活的标志,而汽车产业似乎是工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一个坎。

当然,导致广州多年大塞车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可能是主要的。而找出原因有利于找出破解困局的方法。深圳拟将功能区作为行政区的替代物,此举若成功,将不仅仅是城市行政改革的突破,也可能对城市规划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如取消城市路桥费,郊区对市民的吸引力将大增;地铁与公交有机接驳,学习韩国在半小时内使用交通卡多次换乘免费,可能促使市民更原意使用公交系统;政府如搬迁到周边区域肯定会使用老城区的堵塞减轻,当然减少和转变政府职能也是出路(毕竟许多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在中心城区存在了几百年);在多建停车场的前提下,对老城区的停车增加收费是以提高用车成本来限制交通量的好办法,也是香港成功的办法。如此等等,无能如何,我们都希望广州市能尽快拿出解决交通拥堵的办法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