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昌参观略记

(2023-03-26 19:16:23)
标签:

杂谈

    元月末去西昌,其中参观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对凉山彝族的发展史有了点极粗浅的印象。回家后,理了一下思路,并简述如次。
                                         一 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
    四川凉山彝区位于川西南部。北抵大渡河,东临宜宾、‘乐山,南至金沙江与云南邻,西连横断山与西藏接。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约有彝族275万,占凉山州人口的一半以上。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前,凉山彝族仍处于奴隶社会中,1956年进行民主改革,才进入了新的时代。
    凉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其先民多来自云南的昭通与贵州的威宁,渐次形成了“糯”与“恒”两个部落。两汉时凉山出现了豪帅夷帅的新兴势力,成为两大部落奴隶主,奴隶制开始确立。元时,中央在凉山设立罗罗斯宣慰司,任命有力者为土司,凉山有向封建化发展的倾向。这时,凉山同时存在两股势力共治的局面,即土司与诺和(就是黑彝,名义上归土司管辖)。明时,较先进的农具、栽培技术及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传入,这激起了土司与诺和们对土地控制权的争夺,双方展开了持久的争战,最终土司失败,被迫迁到了凉山边缘地区,诺和家支控制了凉山大部,封建进程终止,凉山全面奴隶自此巩固下来。
                                                 二 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家支统治
    家支,意为“同祖先的后代”,即同属一个父系血缘集团的成员(指奴隶主阶层)。在旧时,凡是彝人,皆有所属的家支。一个家支是同具血缘关系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又统辖了属于它的各个等级的奴隶,无数个家支则构成了凉山的社会。家支内部由资历、能力、威望等自然形成的多名头人来管理家务,协调家支间的关系。但头人不能世袭。而各个家支内部,则以严格的等级区分来施行统治。为了稳定而长久的统治,血缘关系必然要保持纯正,因之,高等级的奴隶主阶层只能同等级通婚,家支外通婚。而低等级奴隶间是由主人指定婚配,叫配婚。另外,凉山也有代代相袭的习惯法(颇为细致的),也是稳定统治、调整关系的必备。
     旧时 凉山一般分为五个等级。第一是兹莫,即由中央政府封赐的土司,土官。只占人口的百分之一,所辖区域仅占凉山的百分之十,不占主体地位,但其仍管辖以下的四个等级。第二是诺和,即俗称的黑彝,这是凉山的贵族,是凉山主要的奴隶主阶层,占人口的百分之六点九,管辖它以下的三个等级。第三是曲诺,俗称白彝,占人口的百分之五十。白彝也属于奴隶,不能自由迁移,人身权利、经济受到黑彝的严格控制。但有一定的自由和相对独立的经济,稍稍接近平民阶层。第四是嘎加,俗称安家娃子,也即成家的奴隶,占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三。他们只能住在主人的宅旁,供驱使劳作。第五是最低层次的奴隶,叫嘎西,俗称锅庄娃子,占人口的百分之十。其多是外地抢掠或转买来的。白日劳作,夜则枷锁,任意买卖。
     除黑彝有严格的血缘关系来保持稳定外,其余三个等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锅庄娃子在配婚后,可变身为安家娃子,白彝若遭受意外破产,则降为安家娃子等等。
                                                          三  几点看法
      奴隶制野蛮残忍,而凉山四周多为封建经济社会,尤其是其紧邻四川腹地,是较为发达的社会,可凉山竟独守奴隶制,为何?
       一 是凉山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导致旧时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难以发展吧。这次我们从西昌出来后,经川东北回云南,中途径越西、甘洛两县。这是凉山彝人的中心区域之一。沿途山高谷深,而且山均为碎岩砂砾构成,路上到处是“小心落石”的警示,许多山似乎草木不长,偶见放羊的,身旁多不过六七只。大概山谷寒风强劲,遇有小村,基本看不到窗子。平地不多,产量应不会太高。如把之再退回百年、几百年、上千年,当可以想见当时的社会经济是怎样了。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难有发展的空间啊。当然,所见管窥,只是偏见而已吧。
          二是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家支统治极其稳定。在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等级里,极易造成一种状况,即底层而非血缘的奴隶要造反的可能极小。因为,你非这个血缘,即使偶有一定成功,也必名不正言不顺,必遭大多数人反对而失败。而黑彝也凭习惯法小心的维护家支的血缘关系。如家支内有人与低等级人有染,一经发现,必依法处死,绝无通融。
         三 采取了一些利于统治的做法。A习惯法的通行,约束了家支内外人的言行。如偷抢骂等的惩罚。B 头人不世袭,似乎有一点选贤任能的机制。C无常备军队,平时为民,战时自愿参加,战后战利品平均分配,包括奴隶在内。D 给低等级奴隶留一点上升通道。
        此次川行,最大收获在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个旧的夏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