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65·八月素描第一幕
标签:
365八月素描掠影一束 |
八月一日
夏天如何也是热的,似乎密不透风,缺少必须的氧气,人在此环境下,存储了困倦,便容易嗜睡,打个盹或者迷糊过去。
家人午后去了京城,做文学方面的事,余下我努力适应生存的环境,一日两餐的温饱,从此开始了尝试,就餐的时间没有固定的模式。
午间,和平作协来了朋友,在一天里最热的时候与我邂逅,在家居楼下小四川酒店小坐,要了两瓶啤酒,拔拔凉的啤酒。
工作的话题,是谈不完的,彼此心照不宣,从我接了领导这个活,便已经深谙其中的个数,谨小慎微也未必能保证不出瑕疵。
尽了心就好,我一直以此未定律,在各种小瑕疵中穿梭,抚平一个又另起风波,好在我有足够的准备,即便逆向而行,也全然不再话下。
人是本能往前走的,不可能在原地徘徊不已,经过说教的人们,许多人合着拍相向而行,道路始终是宽广的,只要走下去,结果必然会是好的。
八月二日
上午,开车回辽宁文学院,在门前踯躅许久,并未进院内泊车,也未踏入办公大楼半步,许是心境完全脱离了当初的梦想。
如今的文学院,早已与我梦想的世界截然相反,它既没有了作家班,也没有了学员宿舍,有的只是一张名片,再无文学气息可言。
开车回到省作协,一路上忽然风雨交加,雨刷器工作到疲惫不堪,同车的人指引道路,即便是错了,我也随着她的意向而去。
在风雨中缓慢地前行,绕了几个大圈,才在午前赶到省作协,正赶上省作协内部迁徙,电梯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办完了推荐会员的事,又赶忙往楼下跑去,车里还坐着帮我看车的人,撑开雨伞进了车内,雨似乎微弱了些。
巧的是,隔街不下雨,九一八纪念馆这边曾经大雨滂沱,那边却滴雨未下,看来这场雨就是下给我的,让我在雨水中感受着风雨的力量。
八月三日
人生第一次吃法式西餐,在闷热的傍晚,二楼包房里有洗浴和洗手间,半屋的白气球,在房间的一隅叠加。
餐桌上陆续摆上了普罗旺斯黑醋汁沙拉、法式乡村炭烤春鸡扒、法式黑松露奶油蘑菇汤、法式经典牛尾汤、法式咸蛋芝士焗黑虎虾、逢餐厅特制加拿大雪花嫩牛扒、鱼籽酱和牛汉堡、法式香甜榴莲奶酪饼、匈牙利克里克樱桃无醇汽泡酒。
朋友用了心思,在这个夏夜,用异国情调为我们纳凉,我们在不断变换的音乐中,品尝着类似酒类的匈牙利克里克樱桃无醇汽泡酒,撞着幸福的高脚玻璃杯,小口抿着紫红的汁液。
数不尽人间琐碎事,却在这波光潋滟的夜晚,拢起了一簇簇憨态可掬的往事,拿出来供大家一起回味。
餐后,走了一截路,在市图书馆园林里徜徉,左右高楼在璀璨的光影下,像伸出去的臂膀,在夜空里泛漾出幻觉的时空。
大家回到了潜伏于地下的地铁中,看着一束光扑来,光影安静下来,在车上又被光影带走,似醉非醉的人们,还留恋着过往的时光。
八月四日
一直在流汗,所有房间的空调都处于静止状态,我仿佛相信了排汗即是排毒的说辞,大脑里严重缺氧,思维也陷入了休眠状态。
在无法与大自然抗衡的情况下,我自觉地屈服于炎热的天气,首先启动了卧室的空调,夜晚下榻时顿觉凉爽无比,甚至盖上了单薄的棉被。
问题来了,身上起了一片红疙瘩,瘙痒无比,禁不住用手来回挠,后背够不着,便想尽了办法,把身体做陀螺状,手指终于抵达了瘙痒之肌肤。
整个夏天人是懒惰的,这无需赘言,几乎许多时日傻吃贪睡,不问世间大小事,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寂寞的生活。
一部三十多集的电视剧,在迷迷糊糊的白日里,两天便看到了结尾,其中主人公叫什么名字,剧情如何变化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它陪着我度过了一天。
再过个几个月,看同样的电视剧,仿佛觉得熟悉,又想不起来哪天看过,便会重新再看一遍,不少大好光阴就是这么被我糟蹋了。
八月五日
夏季里,城里犹如一个大闷罐,里面的人气息呼吸得始终是不匀称的,偶尔还会有窒息的感觉,由不得不开着车去郊外走走。
城里的楼群越来越多,而且又越来越高,平原上那点风吹过来时,被楼群一一挡住,你站在楼下,几乎体验不到风的存在。
人一到了郊外,便像扔出去的气球,在风力的怂恿下,飞到了半空中,与氧气纠结在一起,充分享受着足斤足两的氧气催化作用。
身心得到了补偿,于是乎就有了欲望,在城里泯灭的期冀,又在广袤原野上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且扑棱棱奔向了远方。
许是在城里待得久了,欲望看似强大,但发泄出去时才知道已经很羸弱了,远不及青春时来得澎湃和持久。
夕阳的确灿烂无比,灿烂中略略拂过些许的感伤,看夕阳的人与夕阳一样有着辉煌的梦想,夕阳落下去的时候,梦想也变得脆弱不堪了。
八月六日
夜里过梦,真真切切的,甚至能嗅到对方的气息,完全与我无关,又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梦中无我,我却是现场惟一的观众。
既然看到了发生的一切,就不该隐瞒其过程,生活里用眼睛发现,而梦境却用脑海送给身体以记忆及所有虚幻的真实。
个人的梦与他人的梦不可同日而语,人与人很少有人坐在一起交流梦境,梦境既辉煌又孤独,像英雄冲在前面,前面又空无一人。
走在人群里的永远是普通的人,就是这群普通的人,推送出了冲在前面的英雄,从小到大我都崇拜英雄,我一直在梦中想象着英雄高大的形象。
英雄变成了雕塑,世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节日,每逢他们节日之时,总有人前来纪念他们,在那一瞬间与他们相濡以沫。
英雄大都是前辈,他们在荣誉的光影中得以长存,他们的事迹已经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之中,热爱他们尽管不像儿时那么强烈,却依旧有余晖在灼灼闪烁。
八月七日
熬了几个干旱天,小雨终于与梦境中不期而遇,玻璃窗上滚动的水花,在空调的作用下,缓慢地往下滴落着。
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中山广场东歌德书店取书,按照事先约好的规定,在车站耐心地等待着123汽车,雨中不停地注视着远方。
在信心崩塌的刹那间,123汽车驶过来了,车上并无多少乘客,一上车便感觉到了空调的寒气,半车的空座。
歌德书店坐满了阅读的人,真正买书的人却没几个,在吧台经过口舌之解释,拿到了这个月讨论作家东西的作品《回响》。
回来的路上,雨渐渐停了,时间已过午后一点多了,才想起来今天还未进餐,赶紧去食品店购买午餐,再坐车回家。
傍晚,去临街万豪酒店七楼参加朋友女儿的婚礼,虽是临街却不知道它的方位,在路上徘徊了很久,才打听到万豪就在我家对面。
婚礼仪式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形式新颖,精彩的短片播放,流程也简略,灯光的变换令人有超凡脱俗的感觉。
在婚礼现场,看见了几位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大家当年耳鬓厮磨在一起,而后便十几年音讯皆无,再次邂逅不胜唏嘘。
人老了爱怀旧,都说要珍惜彼此的相识相知,活着的时候好好对待朋友,将来尽量减少遗憾的过程,他们这一说,我便觉得无地自容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