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65·青春之前的光辉
标签:
365作协诗集孩子灵性 |
三月九日
星期三 晴

上午,回到曾经工作过的省作协机关,乘电梯至七楼,与年轻的同事说说话,顺便取些刚出版的《辽宁文学诗歌卷》。
在这本书中,刊登了和平区作协萤火虫少儿文学社诗歌专辑,六个孩子的诗歌赫然出现在目录里,与成人们的诗歌比翼齐飞。
孩子们的诗歌,稚气未脱,语言圆润,想象力极其丰富,具有童话意境,又不失为作品上乘之作,可圈可点,值得点赞。
拎着书下楼,起先不觉得沉重,愈走愈感到胳膊像灌了铅似的往下坠,只好在台阶上坐会儿,再继续前行,犹如举步维艰,不得不走走停停。
随行的人更显羸弱,我不断减轻她拎着兜子的份量,不远处有核算检测点,我们停下来,排着队等待接受核酸检测,弯曲的队列很长,足足一小时后,才轮到我捅嗓子眼。
期间我催促她先走,不用陪我挨着累,可人家愿意与我聊着天,倒也让我觉得时间过得迅捷,被阳光照射着,浑身暖洋洋的。
街边就是车站,我们同乘一辆车,坐了两站我下了车,她还得继续坐十多站才可抵达目的地,等我回了家,沏上了茶水,喝了会儿茶,她那边回信人已经到家了。
打开取回来的诗歌卷,首先读一读孩子们的诗歌,譬如:《脚麻了》——好像被搬走/过了很长时间才回来/我的脚/它们有可能/是去做了一次旅行。
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生活中细小的情节,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但孩子们却找到了语言的切入点,恰如其分地诠释了那种微妙的感觉。
还有一首也不错:《乌鸦》冬天的乌鸦/飞到城里/一层乌鸦的晴天/变成了阴天——是人的阴天/乌鸦的晴天……还是想象,还是神来之笔,经孩子们那么一点缀,语言便有了灵性。
掩卷长思,犹若那简单的事物变得五彩缤纷起来,枯燥的生活也能激起涟漪,这便是孩子们带给我们的启迪,由此说来浪漫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而已。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学会羞赧,面对孩子们澄澈的目光,我们浑浊的眼神似乎锈蚀很久了,需要不断去洗濯,虽不能变得清澈,起码不再那么浑浊了便好。
前一篇:67@365·感恩母爱
后一篇:69@365·与梦境若即若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