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2022-06-08 10:00:36)
标签:

旅游

分类: 休闲旅游
西北大环线(8)——天水 · 玉泉观

玉泉观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天靖山脚下,北迤青山,南俯州城。海拔高度1230米。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

玉泉观占地面积九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建。观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羽化埋葬之地。

玉泉观为国家AAAA级景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唐代高宗李治先后于乾封元年(666年)、弘道元年(683年)两次诏示全国各州建立道观。秦州时为州治,定当奉行,玉泉观大约建于这个时期。
中晚唐时,玉泉观称“北山观”。吕岩(洞宾)云游至此,住月余,曾“以指代笔,留诗殿壁”为《秦州北山观留诗》。
宋代时,真宗赵恒在全国大建宫观。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诏天下并建天庆观”。秦州为宋金争夺之地,观宇遭兵燹毁坏,到宋末,建制毁坏殆尽。
元代初期,全真道士丘处机的弟子梁志通云游到天水,爱天靖山之幽壑林泉,遂修真建观,规模逐渐扩大。至元丁丑年(公元1293年),梁志通作诗竖碑,羽化后葬于观中。明清两朝多次重建、修复,形成拥有80余座建筑的宏大道教建筑群。
清末以后近80年间,玉泉观常成为兵营和校舍,古建筑有毁无建,经兵燹、地震、自然倒塌、人为破坏而损毁过半。
1981年7月起,天水市政府筹集款项,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全面修复,历时三年有余,重修、维修古建筑 40座,面积达2100多平方米,是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修复。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玉泉观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中轴线自下而上,有山门,遇仙桥,通仙桥,青龙殿,白虎殿,人间天上坊,玉泉阁,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顶有小庙,传为明魏忠贤生祠。侧边有雷祖庙,三官殿,诸葛祠,托公祠,三清阁,选胜亭,静观亭,苍圣殿,玉泉井。井上有六角亭。神仙洞传为元代陆、马二真人羽化处。三清殿梁上墨书题记“明嘉靖叁拾陆年岁次丁酉季冬重建”,第一山牌坊墨书题记“嘉靖叁拾柒年建”。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诗碑共四方,(其中一方已残缺)现存玉泉观碑廊。碑高1.8米,宽0.78米。第一方为唐李白《夜下征虏亭》诗,边缘镌刻刘仑提跋。第二方为唐韦应物《西寨山》诗。第三方尚不知作者。第四方为宋王安石《题舫子》诗,石下方落款“松雪”。(本方上下部分残缺)从跋语中得知碑镌成于“大明嘉靖庚戌”(公元1550年)。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西北大环线(8)——天水·玉泉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