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读《陋室铭》
(2025-04-14 09:24:39)
标签:
文化 |
我退休闲歇那年,外甥国钢给我送来一幅刘禹锡《陋室铭》的字贴,挂在书房右边书架的上端。这幅《陋室铭》的字贴,我只要进书房就要看一看、念一念、想一想。有朋友来,也往往要看一看、念一念、问一问。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本来是朝廷二品命官,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当朝权贵,公元824年被贬到和州任通判。和州即今天安徽省和县。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房子,可和州知府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府,又令衙丁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搬到城北,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便安心住下,读书作文。州府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将其住房再搬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最后仅为斗室。就是在这样的斗室里刘禹锡仍然起居安然、心态自然、精神抖擞,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陋室铭》我反复看、反复读、反复想,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不管顺境逆境、不管富有贫穷、不管健康疾病,只要心态好就会一好百好。所谓心态好就是:凡事顺其自然,应变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安然,快活自在悠然。刘禹锡被贬首先是发配任郎州司马,也就是在今天的常德市任二级巡视员。在常德他生活了十年,虽然是清贫艰苦的十年,但也是他心情愉快的十年,诗作最多的十年。他在常德写过《秋词二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这首诗里,刘禹锡把秋风萧瑟的秋天写成了春光明媚的春天,可见他心情的豁达。刘禹锡被贬时,还写过一首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刘禹锡宽广的心怀、愉快的心情、平静的心态。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的就是陋室安放的是一颗平常心。写到这里,我想到一首“五心之谣”:“宽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