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父亲节”
(2022-06-20 10:40:07)
标签:
文化 |
今天,网上铺天盖地地炒“父亲节”。说每年的6月份第3周的星期日是“父亲节”。也有人说这是美国人的“父亲节”,中国人是跟着洋人过洋节。其实,不少国家都有自己的“父亲节”:俄罗斯的“父亲节”是每年的2月13日,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的5月31日,韩国的“双亲节”是每年的5月8日,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的第2个星期日,澳大利亚的“父亲节”是每年9月的第1个星期日。有资料显示,我国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曾确定过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父亲节”,这是因为“88”谐音“爸爸”,不少人希望过这个“父亲节”。
现在,节日真的多,从人伦上算节日,就有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青年节、妇女节、儿童节,还有情人节、愚人节、光棍节。这真是:四方齐宴赏,何处是亲华;天天都是节,哪天才过年。
不过,有个“父亲节”,可以宣传父亲的辛劳。朱自清的《背影》、余杰的《父亲的自行车》、莫言的《父亲的严厉》、吴冠中的《父亲之舟》、李森祥的《台阶》……这些名家的文章都展示了父亲的形象:老老实实、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拼死拼活、积劳成疾……
有个“父亲节”,可以传播父亲的父爱。有人说:父爱是一座巍峨的山峰,高耸云端;父爱是一顶庞大的雨伞,遮风挡雨;父爱是一件御寒的棉衣,给你温暖。这些话虽有些诗情画义,但还是比较贴切的。父爱如山,父爱无疆啊!的确是这样:
最高的不是山峰,而是父亲的背影;
最远的不是天边,而是父亲的等待;
最深的不是沟壑,而是父亲的皱纹;
最广的不是大海,而是父亲的博爱;
最暖的不是阳光,而是父亲的胸怀。
有个“父亲节”,对敬老崇孝也许有点意义。敬老崇孝,百善孝为先,要靠党和政府引导,要靠社会风气倡导,但最主要的还是靠儿女本身孝顺。“卧冰求鲤”、“割肉救母”、“卖身葬父” ……讲的都是儿女孝顺的故事。不要说我是九斤老太时风日下,现实生活中不孝顺的事例太多了。不是有“啃老族”、“厌老族”、“欺老族”吗?这些“族”除了依法依纪依规逐渐消除外,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是要靠强大的社会舆论。
“父亲节”,还有其他节,最怕的就是商家炒作。特别是一些老父亲们,不要被假养老院、假保健品所蒙骗。当然现在消费市场不景气,靠这节拉动一下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