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颐和园万寿山

(2013-05-21 09:41:27)
分类: 旅游见闻

      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平原,从未见过山;下乡那年,一觉醒来,下了火车,脚下此起彼伏,四周群山环绕,纳闷啊,怎么走着走着就到山里了?山一开始就这么大吗?还是一个个小土包慢慢连成片儿的?为了亲眼看看怎么进的山,特想找个机会白天走一遭。可探亲假就那么几天,谁舍得扔在路上,而当年从承德到北京的火车也就早晚两趟,而且是见站点头的老牛车,只要上了车,不是一天就是一夜;久而久之,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化为乌有。那天,从谐趣园出来,见有一坡道,便顺道而行,竟然解开了我小时候的疑惑,原来从平原到山区的路竟在不知不觉中对接,曾经上山下乡时挺进燕山的零公里处,今天竟然始于足下。

    坡道缓缓向上,开始较为平坦,后来坡度逐渐见大,林子也逐渐密实了起来,树的品种多以松树、桃树为主,记得只是在乐农轩门前见到了几株腊梅,但花儿已经基本开败,枝子上仅存下的几朵腊梅花也已发干,蔫头耷脑的提不起精神,乐农轩老旧的房门紧闭(图见寻找感觉一文),门前的树下洒满了黄色的花瓣,皱皱巴巴卷缩着,一副萧疏残弃的摸样,不知当年那些看园子,做农工的人们在此出出进进、忙忙碌碌的情景会是个什么样子。过了乐农轩,再往上走不远的路,便可站在道路左侧的草丛之中,拨开互相牵拉的树枝,就可以看到昆明湖了,稍微拉一下镜头,十七孔桥上人流挤挤插插如在眼前,很多摄影者乐此不疲的变换着角度,面对昆明湖忙乎着,相对安静的是那些优雅的作画者,找好一个角度,便伫立在那,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了,面前只有昆明湖。

http://s2/bmiddle/509b0175gdd680329b1b1&690

     清明前后,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枝子被密密实实的花儿包裹得粉嘟嘟的,花儿娇美,姿态各异,更为惊奇的是万寿山上的桃树多是对生,颇为奇特。半米长的灰色大砖,砌成的老花墙蜿蜒而上,把游人和草木分隔开来,踩着那古老的镶嵌着“喜、寿”等吉祥字样的石子路(图见寻找感觉一文),像想着神话般的远古,我理解了陶醉。

http://s3/mw690/509b0175g7c8a66bfc7f2&690

    万寿山是燕山的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我隐隐感到:燕山与我相伴生活了25年,它一定知道我的心思,冥冥之中为我解开了那道埋藏在我心中的题——山是这样进来的。不知爬了多久,在山半腰看到了第一座庙,因为是想直奔顶峰的“智慧海”,因此在这没多停留,只是了了的拍了几张片子,便继续前行了。

http://s15/mw690/509b0175gdd6803bdb91e&690    看:在这里瞭望,就可以看到绵延的山脉了,眼前天地开阔、疏密有序,全然没有大山深处一脉环一脉,沟壑交错的压抑感。

http://s16/mw690/509b0175gdd6803f880ff&690

    智慧海建于清乾隆时期(1736-1795),据说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不用梁柱承重,故称无梁殿。看看这气派,您是否感到了皇家寺庙的威严壮观。

http://s7/mw690/509b0175gdd6804345966&690

    据介绍“智慧海”一词是佛教用语,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的意思。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http://s8/mw690/509b0175gdd6804796577&690

    建筑的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知道吗?想拍这样一张无人又有气派的照片,我可是费了不少心思,自己感觉还算成功,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http://s16/mw690/509b0175g7c8a66de4fff&690

   “智慧海和殿前的牌楼,正面和背面的石额题字组成“众香界、祗树林、智慧海、吉祥云”一首佛教的偈语。”那天,我的卡片机真给面子,拉过来的镜头尽如此清晰,真是没有想到。这是不是佛爷们看我这62岁老妪,为瞻仰此庙努力攀爬的执着精神,赐给了我灵感和智慧,俺在此拜谢各位佛爷啦。http://s16/mw690/509b0175g7c8a66e40d9f&690

    智慧海是北京颐和园内,万寿山顶最高处的一座宗教建筑,这座建筑屋顶、壁画均用五色琉璃装饰,并嵌有无量寿佛一千一百一十尊,和殿内佛像均为乾隆时文物,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在这里自然和人工的刀琢斧雕浑然一体,气势宏伟且细腻精美皆非同一般。更有一特别的感觉:站在万寿山上瞭望远方,天地间浩浩渺渺,山脉绵延舒展,自是万寿,花甲游人也觉年轻得不得了了,正是:

  清明踏青万寿山  

  二零一三即公元  

  登顶敬仰智慧海  

虽已花甲犹童年

http://s11/mw690/65d1c8e9hcda1a46dc52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谐趣园
后一篇:荠菜百叶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