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13日电:昨天(12日),《城市快报》报道了“太阳村遭遇降雨7亩白菜滞销,呼吁爱心人士认购”的消息,“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昨天11:06发出微博,链接《城市快报》报道。”这个消息刚登出来不久,一向不管生活的女儿、女婿为我送来了一堆青帮大白菜。看着这堆大白菜,我若有所思。下过乡的人都知道,我们选调的时候还是一生交给党安排的年月,我们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就安置在下乡所在地的县、乡上班。当然,质上有了飞跃。例如:从挣工分儿到挣工资、从下地干农活到工厂机关、主要的就是从农业人口转成非农业人口,这个在当时是很关键的。
我选调在我当年插队的县城,那是一个山峦绵延中的小盆地,小到当年只有一条大土道,道的两旁除了县里应有的机关单位和医院、电影院,就是百货、五金、招待所等服务性建制了,这在我以前的文章里有过介绍。山上有成片成片的松树,路边有成片成片的庄稼和菜地。县里给上班的职工规定了个特殊待遇,就是在农忙的时候,各学校、单位可给家在农村的学生、职工放农忙假,在砍菜的季节里,要给所有职工放两天假,用于储备大白菜。一到放假那两天,地里可热闹啦,大大的地磅上放上足够宽的、长长的大木板,谁家看好了那块地,就往木板上码。很多人家都码得高高的,除了储备鲜菜,还要激两缸酸菜,称好了就找车往家运。我家没有激过酸菜,可也没缺过嘴,同事们这个一棵、那个两颗,足够我解馋的了。所以我买的少,用自行车推两趟就可以了。砍菜的时候,塞北已经很冷了,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嘴里呼出长长的热气,脚下的地一层薄薄的白霜,被人们的脚印一趟,七扭八歪,着实增加了那场面的火爆气氛。只可惜,那年代不兴照相,没有把那热火朝天的景象记录下来。对于我来说,除却下乡插队,这种半工半农式的生活也过了近22年。人生就是这样,流失过去的时间画面是记忆里最美丽的,而每个人都是一本相册,把过去封存在自己心里,在之后的生活中遇到了熟悉的感觉就会绽放,就像我看到了一堆大白菜一样...... http://s7/mw690/509b0175tcecf818169d6&690
说实在的,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冬储大白菜的习惯了,一来42岁回津后失去了工作,也没有房子住,人摞人的哪有放白菜的地方,59岁上买了个公产老偏单,终究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已是习惯了现吃现买的,也很方便,况且菜市场就在楼下。
听说,“天津市太阳村”全名叫“天津市太阳村特殊儿童研发服务中心”,成立于2003年04月,坐落于天津市北辰区韩家墅。
“天津太阳村”是个非政府的慈善组织,它以自筹资金为主,依靠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帮助,采取无偿集中供养、代养的方式,力求救助一批因父母服刑或由此导致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让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温馨的大家庭里,维护他们应该得到的生存及受教育的权力,使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些孩子,因不属孤残,难以得到相关资助;因父、母犯罪的背景又得不到人们的同情。他们有的流浪,有的为人放牧,有的沿门乞讨,有的不被亲属接纳,遭受虐待。更有甚者,已像父、母那样走上了犯罪道路。在过去的七年中,天津市太阳村共救助了40余名特殊儿童,年龄3-17岁不等,文化程度从幼儿园到高中。我想:个人做这些事情,也真是很难的。但对孩子而言,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他们目前的吃饭、就学问题,也许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会有不可预测的帮助。
非常感谢太阳村的爱心人士,愿爱的雨露洒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