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教育要走科研发展的道路

(2022-09-21 04:49:04)

                 19   教育要走科研发展的道路

 

 中国量子力学创始人吴大猷指出:“古代中国赢过西方的,大多是技术而不是科学。没有科学为基础理论的技术,发展是有限的;科学与技术不能混为一谈。由于中国对科学与技术的分工认识不清,以致科学思想的扎根工作长期被忽略。这才是中国长久以来科学发展不及西方的原因。”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还有蚕丝、铜器,以至桥梁建筑技术等,在古代的中国都比西方遥遥领先,但后来,以至今天,就是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地方远远落在西方的后头,还有其他很多先进的科学就不用说了。不是我国没有尖端的科学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而是总体上不及人家。这是不能不正视的现实。科学的发展是同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有着密切联系的。教育落后,科学也必定落后。教育的路子,方法不对头,也会直接影响着科学的发展。

 现在的教学,主要是靠勤。教师勤勤恳恳地教,学生勤勤恳恳地学。靠作业多,靠题海战术,节假双休不休或少休。教师不断地教,学生不断地学。学生不断地做练习,教师不断地改练习。教师是埋头教学多,而研究教学少。这样出现的结果是学生高分低能,离开学校还难适应社会,更少有创造和发展。中国的学生到美国去留学,考试成绩比人家好,但创造思想却比不上人家。这样的教育就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速度。

 要改变目前的教学状态,唯一的办法,是走科研发展的道路,要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肓,教师要从勤奋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不能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不能只是教,而不去研究如何教;要认真学习,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包括国内外的,尤其是日本和西方的;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不断地总结和改进,要避免那种勤勤恳恳,辛辛苦苦的低效劳动。要从教科书,作业堆的死胡同中走出来,解放出来,要向科学要质量,要走科研创新之路,时间要少,质量要高,要把休息时间还给学生,教师也应得到正常的休息。事倍功半的做法,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科技的发展,同时也累垮了师生的身体,是极不可取的。

 教育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的改革。教师要把研究如何教放在教学之先。要用科学思想和方法来统帅教学。事前要研究,事后也要研究,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领导应以科研成果的大小和有无来作为衡量教师的工作成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没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教育质量就难有大面积迅速的提高或长远根本性的改观。

 中国的科学要从总体上赶超世界水平,教育就要走科研发展的道路。

 一个教师的高明,不在他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他教会学生如何去学知识。

(这篇文章是几十年前写的,现在的教学教育情况已有改变。但文章的主体思想还是正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