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冯国流
冯国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09
  • 关注人气:2,9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不妨试试三问教学法

(2022-09-15 08:54:29)

               23    不妨试试三问教学法

 

 对一篇课文不妨以“三问”来组织教学,叫做“三问教学法”。那三问就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以此设计教学,教者思路容易理清,备课考虑也会周密、全面,讲课也会较为深刻、透彻,内容多寡,便于调节,伸缩自如,比较灵活,学生听课也好懂易记,便于掌握要领,既有利于发展智力思维,又实实在在的学到了课文知识,是语文启发式教学中比较有效的一法,是不妨试试的。

 三问是“纲”,又可以列出许多“目”。“纲举目张”。

 “写什么”,可以设计出几个小问题:课文分几段?每段写什么?全文又写什么?这几问要求学生懂得文章层次的划分,段意及全文主旨的概括,主要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围绕主旨所选择的材料。

 “怎么写”,则要求学生理解全文的思路和结构,所用语体和写作特色;同样可以设计出几个小问题: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如何过渡和照应?如何安排材料?线索是什么?全文使用了什么语体?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等等。

 “为什么这么写”,则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写法?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和这样安排材料?为什么要这样开头?这样结尾?为什么有些地方详写?有些地方又略写,等等。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写”,有时还得理解作者的身世和世界观,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和文章的社会意义等等。

 “三问”属递进式,深浅难易不同,是一层进一层的。要注意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设计。也不宜篇篇课文都采用“三问法”,以免单调枯燥。有的课文可以只采其“两问”,甚至只采其“一问”。第三问不要轻易采用,因为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懂。采用“三问法”的课文,设计提问也要有所侧重,“细目”也要有详有略,以便突出重点。但重点课文则不妨全力采用“三问法”,以便把课文讲深讲透。

 “三问教学法”,不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在层层深入和反复的剖析问答中,学生对课文的知识也将得到比较深刻和透彻的理解。

 “三问教学法”,不但于教者易于设计教学而又有效,而且容易启发学生去自学,是他们自学的指南,是他们自学登门入室的三把“门匙”。

 “三问教学法”是值得一试的,不妨试一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