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同事聚散和位置
叔本华曾虚构出一则寓言,以喻人世:“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起取暖,但是它们的刺毛却开始互相击刺,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把它们驱到一起,于是同样的事故又发生了……”在单位,同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如此?众人都是来单位取暖的,不幸人人身上都长有豪猪刺,那刺便是各自的私利,自私乃人的天性,利益当前,就绝少有不竖起身上的刺来刺人的。例如,一年一度的评优秀定职称,那优秀和职称又总是僧多粥少。当此时,同事间的关系便会紧张起来,平时友好的笑容变成皮笑肉不笑,交谈时模糊性言词也会陡然增多,内心则把竞争对手当成了不共戴天扫敌人。开评时,参评者又很少有不取下平日一团和气的假面具,变成恨不得你啄我一口我啄你一口的乌眼鸡的。某单位下岗风声鹤唳,落聘的厄运有可能落到每一位同事的头上,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泥菩萨。……把方便让给别人的好人就是打灯笼都难找到。还有嫉妒的阴云,又几乎常常笼罩在每一个单位的上空。某同事受领导器重,提拔指日可待;某同事的论文或成果获奖,名利双收;某同事的年奖金或月奖金高出其他人数倍等等。当此时,一束束红灼的目光便难免会照向那些幸运儿,必欲射杀而后已。同事是讲利害。
朋友是讲聚散,多是有关情谊的深浅问题。。朋友间的聚散,像天上的云,像水中的浮萍,时而聚合,时而分离。聚聚合合,是天地间的神秘。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个人是很渺少的,命运无法由自己操纵,遂而听天由命,于是一切“随缘”。凡事不强求;把人的聚散一场,全说成是一种缘分。到底什么是缘分?……问到后来仍然是一团茫然。年轻时候追求,年老时候逃避。人一生里,最初,我们凡事好奇,渴望认识新朋友,接触新的环境。……在起点和终点之间,你认识了一些人,由聚而散,最后总要分离。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比较悲哀的是……和朋友亲近,又和朋友疏离。从希望开始,到失望结束。在聚聚散散之间,最后我们剩下的是一颗苍老、寂寞而又孤独的心。
为什么对别人失望?或问,别人为何对我失望?你可以说是误解,但有是更因为是了解。“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人和人之间的聚散,总是一方故意一方无意,在无意和故意之间,就像天空里飘走的两片云,他们或许还会相遇,但心境早已不同,有时再相逢形同陌路,真是相见不如不见。人生故事,无非都是聚散一场,好像一部电影一出戏,一旦开演,总会结束。一堆朋友,无论七位八位九位,……今天聚明天聚,聚到后来,仿佛彼此的欢笑声在回荡……却音讯全无,也有的明知对方在哪里,却彼此装作不知道,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所谓老死不相往来……岂是当初彼此相见恨晚之时所能想象。只能说是缘起缘灭。聚是缘起,散是缘灭。人间神秘,会让茫茫人海你我相遇……最后都像云海里的雾气飞散而去,而宇宙大地,山还是山,水仍是水。
听课争位置,是大学生才有的事。那是学校最有名的一位教授开设的讲座。讲座开始,教授并没有直讲他要讲的内容,却是对学生争选位置发表了一番议论。他表扬了一位选择了出入最不方便的座位的学生,认为他方便了别人,也方便了自己。他可坐着看书,不用常起立。靠近讲台和过道两旁的座位不一定是好位置,因为进出人多,老是要起立。他最后说:“同学们,请记住吧:当你心中只有自己的时候,你把麻烦其实也留给了自己;当你心中想着别人的时候,其实他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方便了你。”
三者都是有关人际关系问题,利害重于情感,情感也有利害关系。耐人寻味。对你有什么启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