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北大历史名师的另一面
20世纪50年代的北大中文系,教授中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实在太多,但是,大多数教授讲课的水平,与他们的名声,有构成反比的倾向。王瑶先生以博学强记闻名,但是讲课时,嘴里老像含着一块热豆腐,好像他越是讲到他得意之处,那块豆腐越是发烫。魏建功是中文系惟一的“学部委员”,讲到汉字无法形容的妙处,就找不到恰当的词语了,把家乡话搭上,也还是无济于事。王力先生用欧洲人教拉丁文的办法编了一本至今仍然风行的《古代汉语》课本,名满天下,但是上课却缺乏必要的激情,语调总是单调,而且下沉趋势,有时简直是越来越低,有如深情的母亲对即将熟睡的婴儿温柔地催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不要过多挑剔。不要因为一个木桶有一片木板折断了,使木桶不能装满水,就否定它的水平不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