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侯波文字
侯波文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93
  • 关注人气:7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彦《主角》读后感

(2019-08-31 10:45:41)
陈彦《主角》读后感

陈彦的《主角》上部马上看完了,有几点感想:

一个是写法上和金庸小说的结构似的,所有的人都围着一个人的成长,易青娥在成长中遇到这样的那样的事,但都是为了易的成长,就象郭靖的四大恶人师傅设置也是为了郭的成长似的。易青娥一路的成长怎么就能遇见那么多好人呢?在每一步都有贵人相助。如果没有这些人她又会怎么样呢?

二故事很吸引人,一个个小故事堆起来,这个写法可能和作者的上班有关,一天一章写的。

三一个是小说有些故事有些太巧了,有些言过其实了,就是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写的编小说的痕迹浓了些。比如易看见胡与她舅的做爱,以及大院里人们相互的做法,刺激张光荣的一些话,还有一些对话,只可能存在于脑子中,或者隐约有表现,而不可能说出来的。这种小说的戏剧写法其实是对小说真实性的一种伤害。

四一个,我读到现在一直觉得缺乏一种震撼,可能是叙述语言多的缘故,总觉得故事读完有些浮,象读琼瑶小说似的,读的时候放不下,放下了不想往起拿,读了以后就全忘记了。从而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情节。

五一个是觉得这个人物塑造,主人公没成长性,至少在上部,人物是不多说话的,也看不出性格如何,许多事其实都是置身事外的,这可能也是缺少了震撼人心力量的原因之一吧。

六、这个人物就是一个新时期的高大上的人物。找不到任何缺点,当然也没什么个性。官员的写作,最后的塑造人最后也都可能就塑造成了这个样子。

当然,小说的话,还真是好小说。是个非常能够吸引读者读下去的好小说。我也没有攻击他人的想法,只是说个人阅读的感受罢了。

下面是微信圈跟朋友交流的发言:
朋友的发言一:看了。你说的对着,陈的这个小说,我感觉他是剧本的写作方法。剧作需要一个一个的高潮来推进,小高潮不断,最后大结局。但是我觉着他的思想深度不够,总觉得隔靴搔痒,就是你所说的,缺乏震撼人心的东西

二戏剧,是演给大众看的,要好看。。这个小说一般作者或者一般的读者看,可能都觉着挺好看的,像看金庸的小说。但是作为一个写作者,而且是写了一段时间的作者,可能思考的要多一些,这小说的示范作用就要小一些了

三主角有戏剧的紧凑与悬念,吸引人读下去,但总觉得还有所欠缺
如果不获奖让我读的话,会觉得是一部好小说。但作为茅奖小说,就觉着有点儿欠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