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则思变

(2008-11-10 00:54:27)
标签:

证券

财经

h股

平准基金

巴菲特

香港

股票

                                       痛则思变

痛心不是坏事,太湖蓝藻把无锡的自来水弄臭了,几百万张嘴巴齐喝矿泉水,无锡人民痛心了,这一痛就关了牺牲环保为代价的湖边千家小化工厂,一动真格就解决问题了。三聚氰胺把人肾堵了,祖国的幼苗明日的希望却从娃娃开始阳衰了,这把全国人民搞痛心了,这一痛就改了监管制度,可望把中国的食品“可食”水平提高一个等级。亲爱的太湖,可爱的奶粉都痛心得有人关爱了,可敬爱的股票要沦落到何时才让管理层痛心呢?我想假如从年初的大红大紫到年尾的大黑大青一根去头掐尾的实体大黑棒(K线)应该会让管理层痛心的,这痛了才管用,我们婴儿般纯洁的制度性纠错的期望才可能有着落。假如从1700点开始,各明星股走红大江南北,管理层的年底总结估计痛心的成份会少一点,而救市成果的窃喜会多一点,顺着想到人民的致富之路远一点。要痛,狠狠地痛,才会痛则思变。

咱也算是个炒股人吧,吃喝拉撒都会想到股票,冬天大伙儿刷羊肉,看着小伙计端来的切得薄薄如纸的羊肉,一入鲜汤就熟,一进嘴巴就化,想着中国的股票咋就煮不熟嚼不烂呢。在香港的那锅里H股基本上都已喷喷香,马钢都涨了一倍了,瞧瞧这边锅里汤水 “扑扑扑冒着几个泡,围着的人却如狼似地淌着口水。俺不是美食家,但至少懂得股票如同刷羊肉,要切到净资产才叫薄,马钢H股从3.72净资产切到0.87真薄,一刷就熟,两周涨了一倍到1.8还很薄,再刷还熟。咱把筷子伸进这边锅里撩起一瞧都是肉块,那叫慢火煮羊肉急不得。投资人自有眼光,人家香港也没爆啥利好,大陆资金不声不响地就进去了,我们这边利好喊得震耳欲聋就没见水花,这中间的道理就是价格区别。什么是实质性利好,股价低就是最大的利好。像香港那边的股价都切得够薄了,还怕大小非呀,恐怕大股东都在添砖加瓦了。

这边锅里也冒了些泡,也有了些热点,往下一看那些柴火就是56月份发行的基金,一直憋着气不敢进,眼看半年的申购期即将结束不得不入场,但这是被人赶着进场的,半推半就的,对振兴人气略显不足。大幅拉升不到火候,那些大小非只要一涨马上在大宗交易市场施行变性手术,个别券商热心做着大小非套利交易。海通证券的大小非恐龙即将问世,吓得炒手屁滚尿流,6个交易日从19.74跌到12.11,跌了38.6%,断臂残腿随地拣。报警911股南宁糖业(000911)在其它糖业股(广东甘化000576)涨停时却会因大小非触及跌停。大小非是高价股的死穴,对于套现的压力,机构扛不住。现在每月的大小非解禁表就像阎王手中的生死薄炒手必看,本月海通证券就被钦点了,下个月谁将中签?瓮中人胆寒,场外人躲让。要管住大小非的野性只有两条,要么管理层给它加笼子,要么股价切片。前者属于走回头路吃二遍苦,是偏道;后者属于走国际化路线,中长线顺道。

周末又有人在嚷嚷着平准基金了,平准基金从哪儿来?从外汇储备、国债、还是今年的超额税收?大规模动用国家财政建平准基金这等大事儿是否也要像美国那样上人大走一圈盖个橡皮图章后定?说事儿的人长脑,信事儿的人没脑。救股市是一厢情愿,股市在头头眼里是孙子,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股市中养老金和银行资金参与有限,因此对实体经济直接影响也小,经济和国家银行才是宝贝儿子,要救也是先救传香火的儿子。有人说香港不是也有过动用外汇资金直接救股市的吗?可那是索罗斯等人动用国际势力“金融入侵”,当股市被人用作取款机时当然香港政府不答应了,建立作为应急措施之一的平准基金自然可以理解了,反观目前大陆股市除了没人入侵外,300股平均市盈率在15倍,平均市净率在1.9倍,这些指标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属于救市范围,与国外股市相比高出一大截,是当前世界最贵的。救市之说是从哪儿来的呢?据说是从股市跌了70%跌过头了而来的。在很多明白人看来,中国股市正如从6000多点的疯人院的胡言乱语回到现在刚会说人话,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儿。接着往下走可能就是用药过头了,那时再说救市或者救人就挺合适。在周边股市遍地哀鸣时我们还能维持说正常的人话已经是头头们乐意的事了,为什么华夏、博时、南方、易方达等大基金维持在底线仓位而迟迟不肯加仓?这本身就能说明些问题,远没有到砸锅卖铁的地步呢。

A股眼睛盯着H股走,而香港股市是个离岸市场,一遇金融危机欧美资金就回家救火,流通性短缺导致港股超级低估,此撤离过程远没有结束,比如中国银行的大股东苏格兰银行的209亿股将于12月解禁,是否也会套现回家救急?而中国银行A股股价在3.1以上,比H2元高出50%,在明显的比价劣势下上升空间被封杀,甚至在苏格兰银行套现的不确定性下有下拉的风险。在大陆机构失去自我判断估值标准而越来越依赖港股估值体系的情况下,A股市场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多。

筑底是个很长的过程,证券股可能是个指标,2005年的时候俺买过中信证券那可只要5元,买了还受煎熬到4.17元。再过一两年证券股基本是亏损股了,证券股不热门了,表示抄底投机的人少了这才到了底部地区。大熊市的底部一般都是一根平行线,少有起伏,这全球都是一样的脸。如果有人不相信现在是大熊那可以另当别论,否则当心点好。

说巴菲特炒股不看行情,俺绝对赞成,就说香港买了0.87元的马钢H股就可以不看电脑了,说巴菲特现在买的通用电气是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估值价,那甩了电子屏也无妨。可是俺也希望在A股市场做一两回甩电脑不看行情的乐事就是没这运气。

对于确定牛市和熊市后的证券机构的预测准确率虽然都不准,但理论上熊市的机构预测准确率要比牛市准一点。毕竟朝下是有限的,而朝上却是可以大幅放大的。所以俺一般会忽略牛市的机构预测,顺着趋势拥抱股市;但在确定熊市后,俺会尊重大机构的观点,更重要的是除了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跟踪大基金的资金动向就是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还没有看到转折的动向,基金看空还是能做到言行一致。盘中的热点可能是一些不甘寂寞机构的波段操作杂音,以及上面所说的建仓截止期临近的基金被动建仓,市面上所说的11月有行情,也在心理层面上提供了一定的股价支持,至少抛售的焦虑少了,稍有资金流入就会出现小幅反弹。可以说短期内多空双方找到了短暂的平衡。大幅反弹的基础是大幅下跌,平衡市在熊市中出大行情是小概率事件,因为长久的盘整会损失税费,盘整一个月50个亿就没了,这就能抵上发行几个小基金了。在熊市中久盘必跌的可能性比上涨的可能性大得多,所以老游击队员不怕大跌就怕阴跌和横向整理。另外从原理上讲,机构做波段操作对于指数的上涨是无效的,对于整体基金的收益也是无效的。在熊市中时间对于多方来讲是种折磨,很多抵抗力量会消耗在时间中,从6000多点下来的多处横向整理无不证明了这点,对于近期的横向整理平台会出意外同样值得怀疑,1800点作为曾经的政策底既然被击穿就成了电网,一触网就有人被击晕,下周如果不把电网剪了,大盘就可能反向而行创出新低。

 

           “顶”一下,我开心;“呸”一声,不介意。谢谢大家。

 

声明:本博文章允许署名转载。阅者不要对号入座。博文观点纯属个人意见。本基金不作股票推荐,有跟风买入者风险自负。

                       微子基金microcle fund20081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