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为是不会被宿命的

(2009-07-31 00:05:18)
标签:

中国企业

宿命论

华为

思维

it

分类: CIO的IT时代

    其实,我不喜欢“宿命”这个词。何谓宿命,就是一切命中注定。更直接一点,就是一出生便意味着结果,那当然是不好的结果。所以,我不喜欢这个词。

    可是偏偏,有很多人喜欢用“中国企业的宿命”来谈及中国的企业。这像个很大的帽子,看上去是个不能翻身的帽子,是个压在心理上不能战胜自己的大山,还是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迈过去的弯。

    所谓“中国企业的宿命”,说得太沉重,太没希望了。特别是,不要在中国有些企业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拿出“中国企业的宿命论”的观点。这样不好。更不要,在中国某家企业效益很好时,又来个所谓的“中国企业的宿命论”来唱衰。这样更不好。
    中国企业的宿命,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这与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宿命和富不过三代的宿命论逻辑如出一辙。中国企业的宿命,是个严重的心理上的判断,主观性太强,就像佛教语言一样,缺乏的就是理性的分析。中国企业的宿命,还像个天生就自卑的心理对自己命运的无法把握一样,整天怨天尤人,于是杜撰出了“宿命”的论调。
    不清楚“中国企业的宿命”是谁总结出来的,反正人人亦人的特别多,三人成虎,搞得这种“宿命”似乎已经成为事实。让人失去了对中国企业的信心。
    因此,必须抛弃的这样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已经不符合时代,跟不上潮流。可能属于过去,但一定不属于现在和将来。论述当代中国企业要有新的理论基础,那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如果还拿“中国企业的宿命”,就显得很无价值。如果非要从“中国企业的宿命”中获得一些价值,那就要去分析为何会出现宿命这个现象,根本原因是什么?同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规避。我想这才是有价

值的。基于宿命,不能宿命而叹宿命,而要去用宿命破宿命。这样才是个人、媒体和企业的态度。

   华为是不可能“宿命”的,因为它拥有一群不甘于宿命和命运的群体。即使有一天,它成为全球第一,也即使有一天,它真的不行了,那也不是宿命的结果,而是市场经济规律的结果。

   宿命的病根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的勇气、态度、行为,以及对规则和制度的认识,在这几点上,华为都很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