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界又一重量级人物在说冬天,并号召员工要准备过冬,他就是马云,也是阿里。一位有外星人的相貌和智慧的人,一家能用“芝麻”打开财富之门的企业实体。
人世间风云变幻,商场是阴晴难测,而股市则是瞬息万变。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当然作为中国市场化最前卫的IT产业则是更加身临其境。
想起去年马云雄姿英发,阿里股市一跃成为一段奇迹,不过短短几个月阿里的股票却在这几天跌为近来的最低,有没有可能继续探底,这不好说,不好预料。阿里是上市公司,上市就要经历风险。股票下降很影响员工士气,一旦在企业里形成了悲观的气氛,那么阿里就很危险。
本来冬天最平常不过,就像春、夏、秋一样,是自然界最自然的规律。然后,四节的切换非常平缓,在夏和冬之间还有春和秋,从而让生命有了新城代谢和成长的机会。只是人类形成的市场和股市就不一样,大起大落让人们无法在季节变幻中保持宁静。
喊过冬,无非就是冬天很冷,生存将受到考验。能把过冬喊出来就已经是战略上的成功,这说明意识到了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所以大凡能喊出过冬,这个冬就一定可以过去,并迎来春天。
这是有事实为证的。这个事实就是华为。
巧合的是,马云喊出过冬和当初华为的任总喊过冬的背景是那么相似。
2002年,也是股市大跌,非常不景气,很多小软件公司都没有度过那道坎。那场冬天比现在厉害,它是整个行业的,全世界范围内的,而这次马云喊出的冬天则主要属于阿里。其实整个IT行业依旧充满活力,至少比2002年好很多。
当年任总在冬天里提出了两点“一是要过冬,正在过冬,所以要节约,要提高效率;二是尽管是冬天但要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存备力量,就像狼一样,保持充沛的体力和脂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打印纸、办公用笔等都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在对员工的大是大非上公司依旧保持着风度,比如没有直接裁人,没有直接减少员工待遇等等,但华为卖掉了华电,缓解资金困境……那时华为以此凝聚了战斗力,终于度过了冬天,而且不久春天果然来了,国际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是华为过冬的成功。
相比之下,马云也号召了两点“第一,要有过冬的信心和准备;第二,要做冬天该做的事;”。马云更具豪气和英雄气概,“If not now,
When?! If not me,Who?”、“Be the last man standing! ”,颇有舍我其谁的气势。
他俩的过冬的言论,基本是异曲同工之妙。一位代表互联网,一位代表通讯设备制造商。一位奠定信息高速公路,一位在高速公路上飞速前进。一位低调实业,一位自信智慧。他们两个人结合起来才代表着中国IT产业的最佳组合,他们俩喊出的冬天具有代表性。
撇开产业过冬的议题不说,所谓冬天和过冬也是一种管理手段。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而言,企业领导人高喊过冬是来自于“事前验尸”的管理方式(详细见企业管理中的死前验尸),其目的就是预想产业和公司的困境,而从现在开始寻求解决办法,从心理上让所有的员工保持警惕,处在一种严肃对待的状态之中,并实现岗位绩效,达到企业过冬的目的。
不论是阿里的过冬,还是华为的冬天,都是再一次地重塑IT和高科技行业的企业精神,一种彻底的坚持,低调的执着,快乐的过程。
笔者相信阿里能够度过冬天,并迎来春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