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为她写首诗:
博客歌
举杯邀网友 对博成三人
四海你我他 快乐在人生

看到全球最老博客赖利108岁辞世,根据她长孙说“她很喜欢写博客,这让她的思想充满活力。”这句话揭示了赖利为什么长寿的秘密!当然,长寿的人不一定会写博客,写博客的人也不一定长寿,但从研究表明,长寿的人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有一种表达自己、发泄自己的方式。写博客当然也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
从中医的角度看,病来自气於。一个人气流通畅,比如说话响亮,眼聪耳明,这些都表明内部之气通畅中和。更直接地说,所谓通畅中和,就是吸入和释放、吸收和输出自然流畅。一个容易生气的人,聚气不散,心火自上,这都是不利于健康的。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情都是“通畅”的保证。
总结一句就是:只要善于表达自己、善于释放自己的人就能获得健康。
很多研究表面,写日记等这种“自我表达性写作”的方式非常有益健康,可以治愈身体和精神的疾病。
互联网时代,写博客成了很多人写日记的方式。在博客里,可以记录自己的一天的生活,快乐的事情,不快乐的事情,自己的空间,自己掌握,让人十分放松和平静。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白天工作、生活,神经和大脑常常处在活动之中。
上下班,不论是开车和坐公交车,都处在一种“竞争”中,比如,开车过程中的前顾后盼,坐公交的过程中人来人往,拥挤不堪。
再比如,互联网,尽管是高科技,把人的距离拉得很近,但是有近既有远。“近”就有逼迫感,同时让人觉得很容易暴露于大众之下,产生心里的紧张和强迫感。
科技的发展,并没有让人放松,而是更加处在竞争、紧张的生活状态中。
正因为如此,人才需要寻找各种的倾泻方式,比如,喝酒、运动、写日记、写博客,在网络上大骂,可以完全暴露自己的人性和本质。
记得以前赵忠祥说过一句类似这样的话“网络就是个垃圾桶,所有人都在向里面吐馋”。老赵并不理解网络。他只是认识到坏的一面,而好的一面就是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宣泄和释放的途径,让人内心、气得到一种平衡,从而获得健康。
所以,我在《无以言退》中也表达着一种类似的观点: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状态都有不同的需要,就像爱人、朋友、亲人或者情人等都只是这些不同需要的不通角色,除此之外还有更多需要被法律、道德和责任压抑着。正常恋爱的人,同性恋的人,婚姻有外遇的人和生活复杂的人,说得直接一点他们都是生活在自己的需要之中。
认识这点很重要。存在就是合理的。
像赖利这样高龄的前辈,处在晚年,精神思想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绝对不是子女们能够了解和接受的,老年人那种特有的孤独感一定会很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她就必须保持着对话的方式,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和别人对话,形成一种沟通和交融,她就能时刻保持着思想的活跃和认识上的兴奋,并达到快乐的状态。
笔者出自农村,见过很多农村的老年人和城市的老年人,而且能够总结这样一种现象:一旦老夫妻中其中有一位辞世,那么另一位几乎就离辞世不远了。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活里失去了一种平衡,失去了一个能够表达、倾听和释放的对象。
所以赖利的选择是对的。她写博客,喜怒哀乐,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俄罗斯的网友可能以为她是少女,于是就让赖利有了少女的心情。美国的网友可能认为她是少妇,于是让她有了少妇的心境。中国的网友可能认识他是个男性,于是就让她有了另一种状态。同样,她可能把那些网友想象成老伴、男朋友、儿童玩伴等等。这就让她有了很好的开放和释放自己的方式。
总之,交流无处不在,也让无所不存在。
这就是写自然的、不功利的、想说就说、想什么就是什么、我的空间我做主的博客的好处。
以一种无以言退的态度:彻底的坚持,低调的执着,快乐的过程。
畅销书《无以言退》(中册)自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