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98年中国故事(1)

(2008-04-27 10:44:47)
标签:

维新时代

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

文化

 

    1894年的甲午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难以忘却的痛苦记忆,第二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从所未有的奇耻大辱。堂堂华夏竟然莫名其妙地败在了昔日学生手里。这真是应了中国一句老话:是可忍,孰不可忍?

    知耻而后勇。这是先贤一再告诫中国人的道德教诲。中国朝野在《马关条约》不得不签订后,确实有了一番警醒,一番觉悟,上下一心,中外通力,开始了一个“维新时代”,经过大约两年时间的奋斗,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大有“三年初见成效”之气象。

    然而当三年之期快要到时,德国人竟节外生枝,挑起事端,出兵强占胶州湾,引发一场令中国人格外尴尬的外交危机。

    德国原本是中国的友邦,中国政府对德国人在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义气记忆犹新,随着中德联系特别是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德国政府几年来一直期待中国政府能够在东部沿海选择一个适当地点租借或割让给德国,作为德国远东舰队储煤屯船基地,以满足日趋增长的中德经济文化乃至军事方面的交流。

    中国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中国政府也一直惦记着用怎样的方式回报德国。对于德国政府的要求,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明确拒绝,答应为德国寻找一个合适地点。

    无奈中国政府官僚机构实在太拖拉,德国人终于等得不耐烦,于是利用1897年底的巨野教案出兵强占胶州湾,以既成事实迫使中国政府就范。

    德国租借胶州湾作为储煤屯船的海军基地给中国带来的损害,或许并没有后来想象的那样严重。然而问题在于,随着中国在甲午战后急剧性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对世界经济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列强对华贸易剧增,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都存在着德国修筑海军基地,以维护各自利益的同样问题。所以,德国的示范一方面侵害了列强在华利益特别是大国均势,另一方面,德国大胆的军事行动也对各国启发多多。紧接着,俄国人乘火打劫,强占旅顺和大连;英国人不甘示弱,接替日本人占领威海卫;法国人则向中国提出“租借”广州湾。于是中国沿江沿海一些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地区在那短短半年时间里突然成为列强的殖民地,这不能不令中国人感到空前震惊。

    这一连串的外交危机破灭了中国“三年初见成效”的美梦,给中国带来了一个郁闷的新年,导致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性逆转。中国人深感痛心的是,三年的维新运动刚刚使中国走上正轨,列强却在这个时候挑起前所未有的民族冲突,于是中国的民族主义在1898年春天再度高涨,甚至达到了鸦片战争以来的顶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