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奋进应作为青年人人生的主题

(2008-02-18 10:24:58)
标签:

青年人

全版

博学

主持人

李燕杰

博爱

文化

  2月15日下午3点,著名演说家、国学金牌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家李燕杰教授(blog)和清华大学出版社金牌策划、第五事业部经管部主任张立红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谈李燕杰教授30多年来的演讲精髓和心得,解答网友们关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种种问题,解说人生中的大智慧,给您工作、生活和人生诸多现实指导。
 
 精彩语录:

    如果说天天逼着孩子们受教育,那绝对不是好的教育家,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而且争取做有意识的进行无意识的教育。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奋进应作为青年人人生的主题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网上大讲堂,我是主持人尹俊。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的两位嘉宾,首先第一位是著名的演说家李燕杰教授,欢迎您。

  李燕杰:大家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级编辑张立红老师,欢迎您。

  张立红: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今天聊聊李老师的新书,还有演讲口才与人生智慧,一开始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您今天带来的几本书呢?

  李燕杰:从哪儿说起呢?今年是正月初一的时候,我就在看望我的这些朋友当中做了一个介绍,介绍完了以后大家都非常激动,当时我这个人虽然已经78岁了,高龄老人了,而且这两天还光荣负伤,现在带着枷锁来到咱们场地。那天也是,面对这些朋友们我一展示书他们都非常激动,他们说你病到这种程度还能拿出这么多东西来?我说首先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特别是是张立红老师,能够认认真真地组织力量,把这个书在很短的时间弄出来,所以对我们老先生、老同志来讲应该说一个很大的鼓舞。所以那天我拿起我的扇子来,我就给那些老同志写了一些话,这些话我觉得很有味道,有点象老年人应该考虑到的。

  第一句话,我说“苍龙暮日还行雨,老树根深更著花”。人虽然老了,但还应该对社会做贡献。这次新浪和清华等于给我创造了一个平台。第二句话是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我不管怎么吹也老了,所以要培养一批青年人,所以这次帮着我出书的都是年轻人,好多都自称是我的弟子,我也觉得很荣幸。再一句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头是不是应该这样?

    这一条,原来叫“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改了,讲“江山代有英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信息社会嘛,特别是有了新浪网,各领风骚也就三、五年。

  主持人:很跟得上时代。

  李燕杰:所以我每天听到的都是掌声,看到的都是鲜花,所以永远处在激动状态。虽然年已近80,但是老年优点没增长,年轻时缺点叫做至今残存尚多。但是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你鼓励我的时候,表扬我的时候,我就要奋进,你批评我的时候,给我提缺点找毛病的时候我就改进,一个叫奋进,一个叫改进,我觉得也够可以了,是不是?所以人活在世界上,人家都说好也不可能。最近听说网上出现一篇文章,说现在有五个名人现在已经被忘却了,其中就提到了我。我就想那些天我见到一个老红军,我跟着老红军,老妈妈,我说现在有的年轻人说把你们这些长征的老红军都忘了。结果老妈妈说的让我很感动,她说忘了就忘了吧,长征为了不长征,艰苦为了不艰苦。这两句话差点掉了眼泪。

    年轻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主持人:您认为年轻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

  李燕杰:我就想我们搞教育的人是干什么的?如果说天天逼着孩子们受教育,那绝对不是好的教育家,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而且争取做有意识的进行无意识的教育。所以这次我这四本书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在熏陶渐染当中,一番爱心,关心青年人。我这么紧张,这么忙,而且说实话也是到晚年了,很短的时间,我们几个共同努力,拿这四本书。这四本书我主张是把前人的火炬拿在我们手里,让它熊熊燃起,一代一代传下去。

    像77年、78年、79年我刚登上讲台的时候,李燕杰全国就我一个,现在有一大堆李燕杰,我认为这是好事,这绝对不是坏事。而今天有球星,有影星,有歌星,群星灿烂,多我一颗少我一颗也无所谓,但是作为老年人来讲总得拿点东西做贡献。所以这四本书的价值,在于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而且绝症患者,特别是这3个月当中我没有到社会上来,原因是什么?因为负伤了,还带着个枷锁,所以今天是第一次跟社会公开露面,所以我一是感谢咱们新浪网,再一条,也感谢广大的网友,我也天天上网,只不过最近几个月我没怎么出现。还不如我在美国,我在美国《美国知音》我上过,《熊猫》我上过,还挺牛的(笑)所以最近网上有一个帖子,说跟于丹座谈的时候,凤凰卫视座谈的时候,说想当年还有一个很会演讲会说话的李燕杰不知道上哪儿了?现在我可以宣布,本人在这里(笑)。

    博学、博爱值得每一个人去品味和践行

  主持人:同时也去写书了,而且我看这四本书都很厚,现在网友都在问是哪四本书,能给我们说一下吗?

  李燕杰:一说起书,我想说的稍宽一点,我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我的老父亲是最早的清华的研究生,这是1925年,到28年的时候到了北大,在北大的叫国学馆当研究生,遗憾的是今天那张照片我没拿来,前面坐着的都是穿着袍子马褂的,我父亲,这几个年轻人就站在他们后边。所以自小父亲给我讲三个道理,一个人走正路,别走邪路,走活路,别走死路,我父亲教导我要博学,好好读书,我母亲教我博爱,一个博学,一个博爱。再一个,人一生当中没见过大海就不知道此地就是小河,你真的不晓得自己多么平凡和渺小。所以很小很多大师我都见过,因此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母亲希望我写文章,12岁开始发表文章,在当时《晨报》,那文章我的志愿是当老师,所以我没别的雄心,就是当老师,当好老师。

  结果14岁左右的时候,北京出了个北平青少年模范作文选,其中选了我3篇,这个是我写书的基础。所以在张立红老师帮我出这4本书之前,我已经出了46种书,到今天为止我可以宣布78岁的老人现在已经给社会提交了50部书。

    主持人:那这4本书有什么价值呢?您不是演讲家吗,怎么还有诗,还有散文,还有演讲呢?

    李燕杰:我跟你说,我这个演讲掩盖了我搞教育,我首师大的,师范生,我是从2、3岁开始接触诗的,由于有了这个基础,所以这次出这个书就形成了一个结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