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属于公务员
在新加坡,教育支出一直处于政府财政预算的前列,仅次于国防支出,比例最高达到19.5%。新加坡的教师就是公务员,所有的老师隶属教育部。不分学科主次,不分小学,中学与大学,一律按照学位高低,职务高低和工作年限来划分工资级别。
法律规定教师的工资在公务员里是处于上层,据了解,在中学,年轻的老师月薪是3000新币左右(1新币=5人民币),一般的教师可以拿到4000-5000。工资由教育部直接拨到个人账户,没有克扣,假期也足月发放。更为难得的是新加坡政府提出让人们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经济形势好,年终花红就发放得多。
二.繁重的工作量
一个普通新加坡教师的周工作量是17-18时,30分钟一节课,一个星期他们要上满35节课!新加坡学校习惯让教师分跨至少两个年级,并担任5个班级的授课。一个老师除了分跨两个年级,还要同时肩负至少两个不同等级的课程。
三.各科老师都要做班主任
新加坡实行小班教学,一个班不超过35人,那么势必需要大量的班主任老师,所以,几乎每个科任老师都差不多要当班主任,连体育老师、微机老师都不能例外。试想,每天上四小时课、改5个班的作业,备两个不同课时的课。至各科的教研主任或年级组长都是在此之外同时兼任的职务,级别越高,职务越多,工作量也就越大。
四.没有加班费,补习费
新加坡的教师行业,没有加班费一说,也没有补习费一说,学校安排教师作任何事都是份内的工作。学校不以任何现金或大量的实物分发给教师做福利。
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就算是私人出国旅行(新加坡国土太小,国人旅行,出国几乎等同于我们出省),也得事先向校方申请批准——一旦学校有事,你还得立马回国上班。
工作态度必须认真、出勤率必须要高,不然年终续聘就会成大问题。
除周五之外,男老师必须穿衬衣西裤,女老师要尽可能穿职业裙装、或牛仔裤以外的正装长裤(而且长裤绝对不许短过脚踝)。
不许随便吃家长的饭,更不能接受家长的礼物。
五.学生不怕老师,没人当老师是神
在新加坡,教师职业没有被神化,学生也就把你当一普通人,根本不怕老师,课堂纪律很难控制。学生上课的时候走来走去是正常现象,在不妨碍教学的情况下,老师一般不会阻止。老师坚决不能体罚学生,不能在言语上贬低学生(说学生懒,或者是笨之类。)
在新加坡,因为没有课间休息,每节课是连着的,老师下课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会耽误下节课的时间,有的老师拖堂,也会耽误下节课老师的时间。另外,学生因为没有课间休息,上课的时候就一直都是在放松自己。
六.分数排名次来评价优劣
新加坡的中学也是以分数排定名次来评价优劣,也是以分数排名收生;较多的死记硬背、补课、家教、学生负担过重等现象在新加坡也是一路通行。但同时,上午上课、下午搞社团兴趣等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能说会道、会思善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发挥特长等。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全方位的,绝非是单一的学科教育。
七.精英教育模式造就高就业率
用新加坡人的口头禅来说,新加坡除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外一无所有,而高素质的人才正来源于科学的教育制度。最大的特色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分流”教育制度。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即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多次分流,不断选拔,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
新加坡的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要经过四次分流:小学四年级分流一次,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分别上不同的班;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再分流一次,优秀学生进入“特选班”和“快捷班”;到中四或中五时学生参加“剑桥普通水准”(O水准)会考,根据成绩决定是进入初级学院还是大学预科;高中毕业时参加“剑桥高级水准”(A水准)会考,成绩优异者升入大学。经过四次分流,最后能升入大学的,都是学生中的尖子生。对中学阶段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国家发给奖学金,并送到哈佛、剑桥等世界名校深造,回国后作为政治领袖人才培养。
这种分层次培养人才的方法,让人们想到一个公认的但又难以真正做到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人才的方法,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新加坡大学生的高就业率和相对较高的起薪!
大学生少了,毕业后找工作自然相对容易。新加坡大学生不但找工作容易,而且第一份薪水都还不错。目前,新加坡大学本科生的起薪大约在12000元人民币左右。
附录:
http://s5/middle/5093fa19g90f60a4ad034&690&690
(新加坡国际社区学校的餐厅)
http://s9/middle/5093fa19g90f60a5a35a8&690&690
(新加坡的老师被誉为"全球最勤劳的老师")
http://s3/middle/5093fa19g90f60a5a7e22&690&690
(家长日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