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经典对白 二
(2014-01-18 10:30:26)
(在治疗眼病病患的方案上,柳义泰提出用针与灸同时使用,让许浚大吃一惊,留下许浚去决断后,柳义泰与三积大师出了病舍。)
三积大师:”你这是为什么?“
柳义泰:”你指的是…“
三积大师:”针跟灸不能同时使用,这是医家的法则,你却对他说针跟灸同时并行,那孩子感到惊慌是理所当然的事啊。“
柳义泰:”这种小事就惊慌,那就表示我看错人了。“
三积大师:”你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提出违背医家法则之说的人不正是你自己吗。“
柳义泰:”以他所具备的针术,在必须施灸的部位施针一样可以治愈病患,不论选用哪一种方式那都是他的判断。
三积大师:”那么你现在是…“
柳义泰:”现在的我,名声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但是那孩子必须对自己所犯的过错用自己的双手来洗刷。许浚的针术非常地惊人,十次能猜中三次就不错了,但是他全都正中穴位,光是以他的针术就足以让人津津乐道了。但是现在他应该以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忘掉我这个人,以不再被柳义泰的名声束缚的方式站稳脚步。“
三积大师:”所以你现在…正在等待是吗,等待那孩子违反你的指示,凭自己的医术站在你面前。“
(许浚应邀拜访李政明,李政明正在射箭,射了两箭,却都射偏了)
李政明:“所有事都偏离了,我的一颗心总是惦记著睿珍姑娘,而睿珍姑娘……她的整颗心却被你占有了!”
(许浚听後很诧异。两人转到房中喝酒)
李政明:“难道你不知道吗?睿珍姑娘因为对你的情愫,多年来一直都是独自神伤,而你却能够无忧无虑的过著自在的生活,过於无心是可恨的事,这麽看来……你是一个非常恶劣的人!不对、不对,不应该是这样,你真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就因为这样我才会更痛苦,如果你是个无耻之徒,我至少可以放心的恨你,就是做不到心裏才苦闷!”
(许浚应邀拜访李政明,李政明正在射箭,射了两箭,却都射偏了)
李政明:“所有事都偏离了,我的一颗心总是惦记著睿珍姑娘,而睿珍姑娘……她的整颗心却被你占有了!”
(许浚听後很诧异。两人转到房中喝酒)
李政明:“难道你不知道吗?睿珍姑娘因为对你的情愫,多年来一直都是独自神伤,而你却能够无忧无虑的过著自在的生活,过於无心是可恨的事,这麽看来……你是一个非常恶劣的人!不对、不对,不应该是这样,你真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就因为这样我才会更痛苦,如果你是个无耻之徒,我至少可以放心的恨你,就是做不到心裏才苦闷!”
(放心交班)
柳义泰:”只有在风中看到飘起的衣襟,才能够忘却自己到底是死是活。一辈子以行医作为天职,但是却从来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人终究还是会死啊,所以随时替病人治病的所谓医业,说穿了也是极微不足道的行为罢了。到头来还是免不了一死,虽然还有很多事等待你去完成,但是没有完成就降临的不就是死亡吗?“
三积大师:”不管再怎么拼命挣扎,不能够永远让你停留的就是人世,但是不能永远停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人类就是在这无止境的时光里不断地轮回。如果我们不在了,还会有下一个人来替我们完成的。 “
柳义泰:”是啊,当你走完了自己的余生,一定会有另外一个人来填满我留下的位置,完成我未完成的事。“
- (柳道知要参加医科科举考试,柳义泰为帮助柳道知请来好朋友三积大师,以下是三积大师与柳道知的对话:)
- 三积大师:"冬天食用米,夏天食用大麦的原因是什么?“
- 柳道知:”那是为了食用当季的粮食不是吗?“
- 三积大师:”作为一个大夫可不能这样回答啊,在寒冬吃米食 ,那是为了在天地充满阴气的冬天食用在盛夏的阳光下成熟的米以便摄取阳气,使得阴阳调和的缘故。在夏天食用大麦的理由正好相反。“
- 三积大师:”大夫也分成好多种了:没有诚意只凭病名配药的大夫;依赖处方笺只让病人吃药的大夫;只想卖出昂贵药材的大夫;不看病人的病痛只看病人的外表,对贫困的人不理不睬的大夫;给没有病痛的人捏造病名,只想卖药的大夫……我问你,你要成为哪一种大夫?一个病人要让他看到大夫的眼神时就获得心灵的安定,如果要成为这种大夫必须有一颗真正矜恤病人的心,我认为你现在还没有这种资格。"
- (安光翼教许浚医学基础)
"所谓医术,就是人类出自本能想要拯救自我的行为,因此当自己身体被异物刺到时,用指甲将它拔出也称之医术,身体酸痛时去按摩,吃到腐败的食物肠胃不适而呕吐也是一
种医术,如果想要了解医术,必须先了解人的身体,你可知道人的身体就好像宇宙,生命的根源跟宇宙的根源相同,人的头型是圆的,因为它的形状与天相似,脚有棱有形是因为它与地相似,天有所谓的春夏秋冬四季,而人体也有所谓的四肢,而天有所谓的五行,人体也有所谓的五脏,天有所谓的六极,而人体也有所谓的六腑,天有所谓的九星,而人生也有所谓的九窍,天有所谓的十二时,而人体也有所谓的十二经脉,天有所谓的二十四节气,人体也有所谓的二十四俞,天有所谓的三百六十五度,人体里也有三百六十五个关节,如果要治疗疾病,必须先掌握自己的心,要使病人能够消除心中的疑惑,虚实的杂念以及过错,让身体处于平稳状态,将内心视为天,并与天相互契合,内心就会获得平静,而心情也会平和,那么病就能痊愈。"
前一篇:《医道》经典对白 一
后一篇:《医道》经典对白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