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训:过程热闹,结果平淡

(2009-06-07 19:54:51)
标签:

悟性

经验主义

惰性

培训老师

土壤

分类: 愚蠢和营销

    经过许多著名培训的老师讲课,每次结束以后,热血澎湃,即使数月后回想,却是平淡无奇,颗粒无收,管理依然一如既往,脚步并没有因为这么多次的培训而变得轻盈,反而感觉到了很多的束缚,百思不得其解中,冥冥感到了“培训的瓶颈”,不能脱俗于“听听激动,想想感动,事后一动不动”。

培训:过程热闹,结果平淡

    现在重视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了,想了解新的思维、意识、动态和案例的人也越来越多,滋生了一片肥沃的土壤,可为什么连我这样的人都感到了困惑,何况下面的员工呢。

    静思之,可能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最大的本事就是容易找理由,一次推卸责任,证明经验。这样的人对于培训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很少有价值的东西经过过滤以后保留下来,即使如此,保留下来的也是正好符合经验的那部分,引起共鸣后还洋洋自得自己的本事有多大,却不知自己的片面性有多么危险。

(2)层次太低:层次低是指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层次,很多人考虑问题都只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考虑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要么在培训中似懂非懂,要么完全听不懂,假装听懂,或者以偏概全,将听来的东西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在自己的实践里,从而等待失败,更有甚者,参与培训只作为炫耀的工具,作为晋升岗位和职务的资本。

(3)悟性太差:培训最重要在于悟性,将培训内容恰如其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意识里,举一反三,找到其中的使自己醍醐灌顶的精华,与自己的经历产生共鸣。悟性差的人只会1+1=2,不会1+2=3,或者。。。

(4)实践太远:离一线或离培训本身内容相去甚远的人,参与培训也是无效的,相当于“隔行”,不了解情况,就没有发言权,所有的听来、抄来的只是空中楼阁,永远存在于理论中和思想中,不能“落地”,即使离得稍远的人,培训后依然要经过实践的才能感悟和感受,从而得到提高。

(5)惰于改变:安于现状是改变的毒药,一是没有责任,二是惰性和胆小,患得患失。如果新的东西不能得到实践的论证,新的东西永远不属于自己,因为先进的理论是在原来的实践中提炼后,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已经产生了时间差,毕竟过去的经验,结合后转化稍有不慎会成为负面效应,那么就得反复试验、改进、优化,有一点点惰性都不行。

    所以无论培训老师,还是受培训的人,虽然现在培训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不仅仅考虑的是整几个讲课费,也不仅仅课堂上的热闹,还要教会学员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受培训者也不要单单考虑学一点东西而忽视基本功,“一山望着一山高”“见了芝麻丢了西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将优点变优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