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过程热闹,结果平淡

标签:
悟性经验主义惰性培训老师土壤 |
分类: 愚蠢和营销 |
(1)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最大的本事就是容易找理由,一次推卸责任,证明经验。这样的人对于培训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很少有价值的东西经过过滤以后保留下来,即使如此,保留下来的也是正好符合经验的那部分,引起共鸣后还洋洋自得自己的本事有多大,却不知自己的片面性有多么危险。
(2)层次太低:层次低是指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层次,很多人考虑问题都只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考虑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要么在培训中似懂非懂,要么完全听不懂,假装听懂,或者以偏概全,将听来的东西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在自己的实践里,从而等待失败,更有甚者,参与培训只作为炫耀的工具,作为晋升岗位和职务的资本。
(3)悟性太差:培训最重要在于悟性,将培训内容恰如其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意识里,举一反三,找到其中的使自己醍醐灌顶的精华,与自己的经历产生共鸣。悟性差的人只会1+1=2,不会1+2=3,或者。。。
(4)实践太远:离一线或离培训本身内容相去甚远的人,参与培训也是无效的,相当于“隔行”,不了解情况,就没有发言权,所有的听来、抄来的只是空中楼阁,永远存在于理论中和思想中,不能“落地”,即使离得稍远的人,培训后依然要经过实践的才能感悟和感受,从而得到提高。
(5)惰于改变:安于现状是改变的毒药,一是没有责任,二是惰性和胆小,患得患失。如果新的东西不能得到实践的论证,新的东西永远不属于自己,因为先进的理论是在原来的实践中提炼后,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已经产生了时间差,毕竟过去的经验,结合后转化稍有不慎会成为负面效应,那么就得反复试验、改进、优化,有一点点惰性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