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热点,一种文化

(2009-03-19 12:22:49)
标签:

this

style

恒心

二人转演员

范曾

沈阳

文化

分类: 感情和交流

    近段时间,我非常喜欢两个热点,用“非常”说明我由衷的喜欢。一个是“小沈阳”,一个是范曾,其实这两个人早已经出名,尤其是范曾先生,有很多朋友谈书论画,就熟悉了他,因为他的画贵而被人津津乐道,后来到了南通工作,进一步了解家乡人对他的骄傲,甚至领略了他的作品。

两个热点,一种文化

    现在他又一次成为了热点,在中央电视台讲解了《中国画之美》《中国书法之美》和《中国诗歌之美》,由此再上《艺术人生》,极大地影响了一批人,反响强烈,很多朋友看完在打电话给我的时候,言辞之中感到一种别样的兴奋。这种兴奋很奇怪,比挣了很多钱还强烈,深思自己的感觉,不外乎两点:

    第一点:范曾通过这些精炼的讲解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诗歌、书画的内涵之美;

    第二点:作为中国人确实感受到了自己文化的蕴涵,急切地想认识、认知、身临其境。

两个热点,一种文化

    对于美的向往,是人的本性,由此看出我们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同时精美无比。我有过这样的思考:范曾在古代,比如说唐代、宋代、明代,或者清代,在中国文化的造诣上能够与谁匹敌,苏东坡?欧阳修?纪晓岚、刘墉。。。。因为现代的文人我们知道得很少,国学大师级人物知之更少,南怀瑾、沙文怀。。。

    但每个捋一遍,诗歌、书画都达到范曾先生这样水平的几乎没有,可以说范曾是当代第一人(这个就宝贵了)。

两个热点,一种文化

    前几天有个画虎的先生到我的办公室来,兴致盎然与我说画,他今年八十岁,却精神上佳,一谈到绘画和书法,信心倍增,搞得我一个下午没干活,临走的时候把电话和家庭住址留给我邀请到他家做客。我们谈得非常愉快,我知道了他没有别的爱好,就是抽烟,抽的很贵,金属壳的“中华”,令我也相形见绌。

从他的言语中就感受到,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崇拜,他留给我两个字“恒心”使我感触颇深,这些自觉自发的行动一直可以持续几十年,让年轻的一代,我们汗颜。

    其实我对于中国的文化一直报以崇高的敬意,对从事、热衷于其中的人们报以向往和敬佩,他们的气质和风骨让人顶礼,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即使我的朋友们很多说范曾先生长得丑,一个因为他七十多岁了,二是他有傲骨,像冬天的梅花,那种宁死不屈、宁弯不倒的精神折服了我们,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那种假谦恭的姿态,做作、恶心、庸俗,那些谈不上美,太多了,太一般了,提不起人们的兴趣,因为他们没有勇气说自己是最好的,范曾先生做到了。

    其实范曾先生的举动在八十年代就很有名气,用秃笔画出南开大学的艺术楼,20多年前就享誉全国,又20多年过去了,现在才更多地使人们认识他,有点迟,但不晚。

    另一个热点是“小沈阳”,和这些热点差不多的是于谦(玩魔术的),所谓一夜成名或者一夜火起来,“小沈阳”他们于是东奔西跑应付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各个娱乐节目,我很是同情他们,不是他们有钱没钱的说法,是他们身上应该承载更多的艺术任务,一来因为年轻,艺术的造诣不够深,传承艺术的生命力弱,我们更希望他们成为大师,不仅为老百姓带来娱乐,而且将这种娱乐融进我们的文化。

两个热点,一种文化

    成为大师对于他们可能过于苛刻,如做到侯宝林、马季确实很难,但不是没有可能,那就是那位老先生刘给我的两个字“恒心”,恒于艺术、恒于挖掘创新,最重要的是恒于将艺术与金钱完全区分。

    不过从“小沈阳”和师傅赵本山的话里感受到莫大的安慰,“他是成名了,但依然是二人转演员,他还要回到这个舞台,他还是农民的孩子。。。”让人感动,如果能够这样他即使成不了大师,最起码也是艺术殿堂里的明星,受人敬仰。

    但我希望,无论是那些高尚的艺术,或者大众艺术,只要遵循以老百姓、以人类价值取向为本意,才是真正的艺术、真正有价值的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