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否可以虚构——散文诗话(27)
(2009-10-30 06:15:37)
标签:
王剑冰散文散文理论散文界虚构小说真实发表情书素材情节人物杂谈 |
分类: 散文诗话 |
散文是否可以虚构
——散文诗话(27)
王剑冰
散文创作是否可以虚构的问题,是近年来散文界不断讨论的话题,尽管这个话题不可能用“可,”或“否”直接了断,但确是有要弄个明白的趋势。
散文既然是文学的一个种类,那么也就具有了“创作”的成分。就说“报告文学”,也是在“报告”的后边加上了“文学”两字。文学不仅是包括文字搭配的艺术性,也包括作家的“创作”。很显然,虚构与非虚构都可说是文学的创作的方式,虚构不等于胡编乱造,非虚构也不等于依样照搬、依葫芦画瓢。因而我赞同散文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虚构的意见。
前面说了,散文在写人物、写事件、写历史、写地点、写情感等方面不可虚构,但在写作过程中,为了适合某种需要,起到烘托的作用,是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性的虚构的。
我在讲这些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有些散文家已经有着这方面的经验了。比如你游览某个地方,为突出主题,可以加入一片雨或一阵风;你写某个人物的命运,可以将某个结果放入一片阳光或一场雪景;你没有到过某个地方,然你已将那个地方了解得十分透彻,你也可以写得似身临其境。而这些,都不会伤及散文“真实”的筋骨,且对于丰实这个筋骨还可起到某种作用。如你哪天遇到件伤心的事,你将阳光明媚的春天的背景改成了浙沥沥的阴雨,没人会责备你违背了散文的真实,它没有影响你伤心的事件,也没有影响真实的情感。话说回来,如果有人主张人物、事件、情感都可以虚构,那可就伤了散文的筋骨。
我们不排除有些人将散文 “虚构”得很好的,这些文章也会发表。然而这种“创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就像有人写的虚情假意的情书一样,一时可能赢得什么,最终会“露出皮袍下的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