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好的散文——散文诗话(20)
(2009-07-24 05:50:49)
标签:
诗话王剑冰灵感视野散文写作杂谈冰心余秋雨文化苦旅文字 |
分类: 散文诗话 |
由于散文是一种自由而随意的文体,最易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征,所以人们普遍接受这种文体。
人们的接受很多又是不自觉的,比如常写的日记、书信、留言、短信、贺辞等等,有些人可能会将其真实的情感及文采融入进去,贴切而且自然,使人一读就视其为一件文学作品。
生活中,散文是无时不在的,一次热情友好的会面,一个感触很深的画展,一场清洁心灵的音乐会,一次春花飞扬的郊游,如果形成文字,都会是一篇不错的散文,即使不形成文字,在我们的感觉中,也是散文的。实际上,一篇随意的散文比一篇命题作文要好作得多。凡以散文这种体裁进行创作者,无不是想表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其或喜乐激动,或幽怨哀情。写作着眼点无不是从人、物、事、情、理等方面为主线下笔。
当然,任何写作者都离不开灵感的触动,即所谓有感而发。灵感不是时时都有的,灵感是某种“触动”、“闪现”,是某种表达或记录的欲望。灵感是不自觉的,也是自觉的。我们在生活中偶遇一件事或偶然涉及一个话题,都会触发写作的欲望;而我们怀着欲望去游历、去采访、去读书时又会自然地激发写作的兴奋点,这是自觉的。
当然,进行散文创作还须有个人的文化素养、生活积累、思想内涵等。这就需要不断地练笔。只有不断地坚持写作,才能达到生动地运用文字的效果。写作包括平时记日记、记笔记的练习。初始的坚持是有难度的,尤其是有意识地进行的“文学化”的练笔,但只要坚持,达到一定“量”之后,就会有“质”的飞跃,这是一种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行为,当你发现不自觉地写出的文字已经像回事时,连你本人都会有一种不相信自己的惊讶感觉。这种感觉是让人兴奋、让人欣喜的。二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索取知识、吸收学养,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陶冶情操的极好方法。
另外一点,在读书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巴金说过:“我有好些篇散文和小说都是读了别人的文章受到了‘启发’以后才拿起笔写的。”三要不断地拓宽视野。视野开阔、生活积累多,灵感的碰撞就会频繁发生。开拓视野包括多读、多看、多问、多谈、多闻。要有意识地走出去。余秋雨如果没有诸多游历,就写不出《文化苦旅》。在我们的行走中,在与人交谈中,在社会的所见所闻中,我们的视野会不自觉地开阔起来,一旦动笔,纵横捭阖无所不能,文章就会显现出大器来。四要不断地总结。总结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总结是不满足的表现。只有不断地回顾、思索,才能步步为营、扎扎实实。总结包括与别人的文章进行比较,与同题材的优秀散文进行比照。总结须以平静的心态、谦逊的心态寻找自己的不足。总结永远是在“戒骄戒躁”的心态下进行的。